第(1/3)頁 科學的最有趣的地方,就在于總有很多偉大的發現往往來自不經意間。 當然,這所謂的不經意,其實也并非純粹的意外,而是依然來自過去的積累。 沒有積累,即便就站在裝滿寶藏的山洞門口,也喊不出那句“芝麻開門”。 星空赤鋒甲依然圍繞著古盤大黑洞做著公轉運動,和源太陽保持相對靜止,空間探測儀依然鎖定了靜止亞空間的方位,正在不斷地掃描與探測。 新的數據正在被不斷地采集,然后送往由楊米思領銜的研究星艦,再被新成立的專項攻關項目組整合拆解,進行針對性的分析。 其他人很忙,但任重也并不輕松,他不但要負責和楊米思一起領導整個項目組,同時也是前線的唯一實驗員。 智能機器人可以幫助他完成絕大部分采樣工作,也能做得足夠精確,但任重卻也會在現場做一些主動變更。 他從來就不是一個坐等著別人給自己安排任務的選手。 哪怕本次項目的領導者是楊米思,足夠可靠,考慮問題也足夠全面,他的態度也一樣。 楊米思提出的研究重點,是要找到靜止亞空間的供能路徑。 一旦摸清了這片亞空間賴以存在的能量來源,接下來的深度分析,乃至于將其打開,自然順理成章。 楊米思的想法沒有錯,星艦里的項目組也一直沿著這方向穩步前進著。 任重卻在觀察到空間探測儀等裝置采集的數據在經歷了初期的爆發式更新后,慢慢不可避免地退化到枯燥乏味的重復。 任重認為,如果只是維持這種水平的重復勘測,然后去被動地等待變化,那天知道究竟還要多少年才能見成效。 可眼下靳詩已經去了帝國中樞有一段日子。孫艾的輔腦還在運轉,但靳詩本人卻是音訊全無,說好的新的任命也杳無音信,也不知道她究竟是個什么狀況。 雖然任重與靳詩見面的次數寥寥無幾,只勉強算個點頭之交的交情,但靳詩總歸在他需要幫助時伸出了援手。任重認為自己于情于理都該管上一管。 所以,他也有些著急。 在長時間的思索后,任重提出了另一個構想。 他認為,可以通過觀察靜止亞空間與宇宙中其他物質的交互,來側面定性定量分析靜止級亞空間的特征。 “根據之前的觀察結果,我先假定導致古盤星系中的星體壽命異常的周期現象正是以類星體為起源點,然后其影響因子像光一樣直線擴散開來。這靜止級亞空間的位置,正好在類星體與源太陽之間。那么當這周期現象的影響因子擴散過來時,不管是絕對線性的粒子態物質還是具備波粒二象性的光波特征,都會受到靜止亞空間的干擾。” “通過觀察源太陽與區域內其他恒星的細微區別,就能同時對周期現象與靜止亞空間兩者增強理解。說白了,就是先觀察亞空間在類星體周期現象中投射到源太陽上的影子,再通過分析影子來研究亞空間本身的特性。” 這是任重與楊米思的通話中的原話。 楊米思并不反對。 任重則即刻開始行動。 星空赤鋒甲的頂部艙蓋打開數個彈射口,數枚剛合成不久的恒星探針在智能飛行器的拖拽下離開了這座行星艦一般的巨型“戰甲”,直奔源太陽。 與此同時,在百團星域中,也有數百枚恒星探針同步出發,分別去往不同的恒星。 在之前的結論中,任重推測出,周期現象發生時,古盤星系內的行星等固態物質被摧毀,恒星卻是得到了物質補充。 那么這一次,他要研究的,就是這周期現象究竟發生了多少次,源太陽與其他恒星又有什么區別。 時間約莫過去三個多月,在經歷了大量的數據運算后,研究星艦終于陸續給出精確結果。 首先是周期現象發生的次數,是九萬九千九百九十九次,幾乎將古盤星系內的恒星堆疊成了個十萬層餅。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