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146章-《老爺子他颯爽又威風》


    第(1/3)頁

    回到江州,就是腳不粘地的忙碌,早食用過之后,就是處理公文,中間抽空見一見各班房署官,聽他們匯報手頭大小事,再召了戶房的署官來核對賬目,工房那邊最是繁忙且人多,事關府城整體建筑格局、民房建造和增設的百業技工學府、江州文博遺史館,那邊一直處于人手不夠狀態,吏房那邊每天都要與工房署官,就招人事宜掰扯,戶房還要看著賬面,與之商談用工聘資問題。

    雖說他們崔府尊有錢,也不干克扣工錢節約成本這種事,用他的話來說,在供貨渠道上談判出一場的差價,就夠養好多那些苦力勞工了,作為吃穿不愁的父母官,實沒必要與只能賣力氣活命的百姓為難,有本事為難人,就去為難那些想趁機到江州來發財的商賈。

    倒不是所有商賈都犯了天條,要被崔閭如此對待,而是就目前江州的形勢,能敢跳出來直面州府跳談生意的,后面指定是有靠山在的,一般生意人只會盯著民生所需,比如吃穿,只有想拿大頭盈利的,才會盯著工房項目,所以,在供需主動權上,只要拿住了勢,哪怕抹個供貨款的零頭,就夠工事聘資所需了。

    有崔閭再三強調,不許在用工用人上太過摳搜,戶房那邊核出來的單人工酬,算是江州百年來最寬仁的政策,餐食供應從古往以來的兩餐,增至三餐,日結工錢從不拖欠,讓做工的非常安心,便是管理要求嚴格了些,也沒人覺得是苛刻。

    花錢的地方多,進項方面就看似單薄了些,目前就只有碼頭和臨江別苑那邊,商超目前算是自給自足,但幾乎所有人都知道,地下寶庫的存在,具體多少不知道,養一州府的百姓卻不算吃力,因此,往來江州掘金的依舊絡繹不絕。

    崔閭在事關百姓民生方面的經營上,給了明確指示,不許迎風漲,在入江州的小販身上,不許收取高額攤費和商稅,免得他們因為成本增加,而將利往普通百姓頭上加,本就因著一江之隔,過江來的許多東西就價格高,再因衙署收利之因導致更高價格,讓普通百姓吃不起活不起,那拼命上工勞作又為哪般?

    整個衙署前期官員胥吏,只清退了與那九家利害關系最深的一些,保留了至少三分之二的原班人馬,崔閭深知他們從前的工作方式,便在上任之初就表明了自己的態度,若還以欺壓百姓來彰顯自己的地位和身份,那就別怪他下手狠辣,斷了你們的飯碗,如此經過一番懲治,以及每周深度思想教導,到目前為止,衙內所有人就都知道了他的做事風格。

    別與普通百姓為難,多行教化之責,少行苛罰之事,百姓本就畏官如畏虎,與他們行威風,壓迫的州府生氣全無,人文風貌起不來,最終影響的只會是市井繁榮里的生意,商賈是最會以平民百姓行止,來揣測官衙主事性情的,沒有好的從商環境,大投資如何能來?沒有大投資,衙署的福利又哪里找?

    如此陳述、引伸,便崔閭不在江州期間,整個衙署官員,也沒有趁機搞小動作的,都自覺維護起了,目前好不容易興起的市井繁榮之態。

    至于各班房從前互相愛使小絆子,動不動就告刁狀之舉,現在是不可能有了,都知道什么叫合作共盈,為了各自的俸祿和每旬的福利待遇,便有小摩擦,也個個都能咬著牙的握手言和,否則叫人知道因為個人原因耽誤了事,扣獎金是絕對的。

    錢是好東西,可以使人墮落,陷入貪腐旋渦,也能用以促進同事間的感情,讓彼此在規則以內,獲得最高盈利,一同致富。

    崔閭手松卻不傻,讓人看到了他在錢財方面的不拘小節,也讓人知道了他對錢財方面的零容忍,六部班房各有主事者,但總賬一直都捏在崔閭手中,各班房支出情況,他心里自有一桿稱,但凡叫他察覺出問題來了,那一班房的署官就都得完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