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老爺子他颯爽又威風》
第(2/3)頁
酉十從旁邊過來,拱手稟告,“主上,魏府眾人皆已伏誅,老弱婦孺全在地窖里,屬下們遵照指令,作出未搜檢出來的模樣。”
太上皇點頭,臉上和眾人一樣蒙了黑巾子,只露出兩只眼睛放出冷戾的光,音調沉沉,“抬上箱子,我們走。”
夜色如血,魏府院內滿鼻血腥,卻已經雞不鳴犬不叫了。
城門處接應的人馬,已經悄無聲息的控制了門上兵卒,等太上皇他們一到,各自從暗處出來,沉默的順著開了一條縫的城門里通過,快速的消失在夜色中。
大寧承平三十載,一伙不知道哪來的暴匪,打破了由太上皇武力震懾下的安寧,被滅了全部成年男丁的魏府,門上釘著一張討債條,上面的印子錢利滾利,以及借錢的魏家三爺放出來的賴賬宣言。
道是他大伯貴為門下省中書令左丞相,借的這區區幾十萬兩黃白之物,便是賴了又怎樣?
有本事你來殺我呀!
太上皇以武得天下,各州府兵備懲治宵小,掃蕩賊寇,幾十年來匪患早已無跡,州城鄉鎮不說夜不閉戶,可也早沒了前朝那種提心吊膽的小心警惕,那些圈地的世家,盤剝鄉鄰的富紳,一邊厭恨太上皇的新政,一邊又享受太上皇武力維持的太平,而少了兵禍和流民的影響,他們這些年趴在百姓身上吸取的民脂民膏,早肥了倉稟,殷實了錢庫。
崔閭一語切中,“找一戶跳的最歡的下手,最好其家族有人在京中任職的,他們共同進退太久了,天下利往合久必分,是時候讓他們學會各掃門前雪了,而且最重要的一點是,寧兄的刀擱置久了,威懾力日減,至于減到什么程度,他們自己不知道,那就制造一個度量叫他們知道。”
匪徒公然在州城制造滅門血案,夠不夠震驚?夠不夠提神醒腦?
太上皇對于滅殺世族是有執念的,崔閭了解他,于是圍繞著他的這股執念,幫他制定了這套專門針對世勛的圍剿。
崔閭:隨著時間的轉換,你們的地位顛倒,他們在明,你藏在了暗里,這很好,于你非常有利,于我們的計劃也非常有利,更便于我們各個擊破,而不會再引發群起而攻之的效應了。
人都是利己的,事不到臨頭,不會動,死道友不死貧道,他們或許會有唇亡齒寒的意識,但僥幸心理會讓他們躊躇,此時,再用一封冤有頭債有主的通告,闡述討債方的原則,便會給人一種死者不無辜感。
惹誰不好?
非要惹一群亡命之徒。
賴亡命徒的賬,你不死誰死?
那后頭到期的印子錢,根本不用人催,都乖乖的砸鍋賣鐵的還了。
滿朝臣工,對著魏左丞或真心或假意的安慰兩句,但對共同請求陛下下旨,嚴查印子錢的事,給予了不同程度的聲援,歸納為意見不統一。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