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番外3-《[唐]今天也在努力當太子》
第(1/3)頁
李淵面無表情,不敢相信李元吉如此大膽,居然敢逼宮,還要殺了他。
李建成臉色也不好看,他還沒洗清殘害兄弟的嫌疑,就知道最親近的弟弟也包藏禍心,未來自己纏綿病榻,太子之位也拱手讓人,心情十分復雜。
李元吉心中慌亂,努力為自己辯解:“這女人不知是何處來的妖物,她的話如何能當真?兒臣并無悖逆之心啊!”
這話實在太過蒼白,此女有如此神通,何必誣陷李元吉一個不成器的王爺?且她前面說過的話,許多都能與現實驗證,并無什么大的疏漏。
但李元吉也沒有其他辦法,只希望能用情打動李淵,李淵耳根子軟,吃軟不吃硬,又一向疼愛他,說不定能糊弄過去。
李元吉流著眼淚,伏在地上哀聲道:“阿耶看著兒臣長大,兒臣是什么樣的人您最清楚,兒臣一向孺慕阿耶,怎么可能會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呢?”
李淵似乎有些動容,李元吉心中剛剛升起喜意,就聽李淵揚聲道:“大理寺卿!”
大理寺卿出列:“下臣在!”
“去查!看齊王有沒有豢養私兵。”李淵居高臨下,淡漠地看著李元吉,“朕只相信證據。至于你……事情調查清楚之前,你留在武德殿不要出來了。”
李元吉臉色灰敗地被侍衛帶了出去,眾人見狀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只怕齊王真的養了私兵,這天幕說的都是真的。
李淵又審視地看向李建成,李元吉一向擁護李建成,縱然李建成自己同樣被李元吉所傷,也不代表他對逼宮一事毫不知情,許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后也未可知。
李建成張了張嘴,卻不知該如何為自己辯解,只能說一句:“兒臣的確不知情。”
李淵沒說信也沒說不信,看了李建成好一會兒,最終還是沒說什么。
李建成一直是他看好的儲君,縱然天幕說李世民和李承乾未來會是好皇帝,他也沒有做好換太子的打算,自然要給李建成留些體面。
再看一看吧。
李建成松了一口氣。
天幕:[李世民和李承乾在位的幾十年,是屬于兩位千古一帝和大唐的輝煌,是華國歷史上耀眼的太陽。縱觀世界歷史,也沒有哪一段能與之相較。在太宗和世宗的統治下,大唐宛如騰飛的巨龍,世界都臣服在它腳下。即便千百年后的今日,仍有無數人為之拜服,遠隔時空遙望他們的風采。]
[他們的功績實在太多,難以一一敘述,這里只列出一些重要的,大家一起感受一下。
音樂突然變得激昂,畫面也不斷變化。
[武德六年,李承乾先后發明線裝書、鉛筆、印刷術、改變傳統裝訂、書寫和印刷方法,書籍不再是富貴人家才能享用的東西,逐漸走入尋常百姓家,為以后的全民讀書創造了條件。]
畫面是一片田地,一個皮膚黝黑的青年勞作累了,坐在田埂上休息,順手從竹筐里摸出線裝書和鉛筆,埋頭寫寫畫畫。
眾人大驚,讀書有多重要在場之人都知道,許多人視書籍比金銀更重要,世家藏書無數,亂世中也決不肯丟棄,并非多么高風亮節,而是他們清楚,錢財乃身外之物,只要有這些書籍在,世家的根基底蘊就在,他們隨時可以卷土重來。如果能降低書籍價格,使其進入尋常百姓之家,那的確是難得的功德。
而且這種書和筆也很方便,很多人(尤其是御史)眼睛都亮了。
李淵也知道這些東西的好處,立刻看向李世民,天幕說是武德六年發明的,不知道現在出現了沒有。
李世民面上不動聲色,心中也有點茫然,他總覺得天幕所說的承乾和他兒子不太一樣,承乾雖然聰明,但似乎沒這么多奇思妙想。
但想到兒子平時古靈精怪的樣子,李世民又不敢肯定。謹慎地說:“還是先讓人記下來吧。”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