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231章 番外6 父子穿越正史2-《[唐]今天也在努力當太子》


    第(1/3)頁

    第二天李世民就下詔,將孔穎達、張玄素、于志寧幾人調離東宮,于志寧嚴重些,因為被查出來誣陷太子,他的官職也被擼了,直接回家躺平。

    這下東宮可算清凈了,陳嬤嬤非常高興。

    陳嬤嬤是李承乾的乳母,在李承乾被立為太子后被封為遂安夫人,她本來該被兒子接出宮奉養,卻因為擔心李承乾的身體,一直留在東宮伺候到現在。

    這些年孔穎達等人如何對李承乾苦苦相逼,陳嬤嬤都是看在眼里的,甚至曾經不顧體統指責孔穎達,可惜一點用也沒有。

    眼看著李承乾一天比一天頹廢,處境一天比一天艱難,陳嬤嬤心急如焚卻毫無辦法,如今圣上總算把幾個禍害調離李承乾身邊,陳嬤嬤自然高興。

    但高興之余,她也不免擔憂,圣上這舉動不同尋常,不知對殿下到底是好是壞。

    李承乾安慰她:“是好事,嬤嬤不必擔心。”

    陳嬤嬤這才略略放心。

    和陳嬤嬤想法相似的還有很多,沒有人知道李世民好好的為什么要把這幾個人調走,是替太子出頭,還是對太子徹底失望了?

    在眾人思索觀望的時候,李承乾暗地里派人種土豆和造火炮,與此同時,魏征開始給李承乾上課,驚訝地發現他并不如傳言中不堪,反而學識淵博,聰明過人,而且溫和有禮,進退有度。

    這是自然!李承乾本來就聰明,學識也非常出眾。原主雖然荒唐了點,但從不曾耽誤學習,處理政務也井井有條,要不是從前被逼迫太過,他本該是一位合格的儲君。

    魏征默然片刻,也不禁開始反思,本以為自己眼光已經算是不錯,沒想到也是個人云亦云的俗人。

    李承乾控制著表現,一天比一天更好,很快就引起旁人的注意。

    大家驚訝之余也不禁思考太子為什么會有這么大變化,想來想去最大的改變就是調走了孔穎達幾人,把魏征給太子做老師。

    答案很明顯了:太子是好太子,是孔穎達這幾個人不行!

    換成魏征不就好了嗎?

    孔穎達幾人:今天也是背鍋的一天呢!

    當然也不全是背鍋,畢竟原李承乾會被逼瘋,他們的確有很大功勞。

    李承乾的聲望逐漸回升,和李世民的關系也有回暖趨勢,李泰可就坐不住了,頻繁湊到李世民跟前獻殷勤。

    李世民看著這個兒子,有些不忍直視地移開了眼。

    在他那個世界,李泰被李承乾管得服服帖帖,飲食和運動都十分規律,雖然有一點圓潤,但是白白胖胖十分討喜。

    這個李泰就……

    當然了,李世民作為父親是不會嫌棄自己兒子的,只是看李泰上竄下跳有些心塞,略微想了想,就給李泰塞了一大堆差事,還把剛從李祐那邊調回來的權萬紀撥去監督李泰。

    權萬紀和魏征非常相似,是個非常耿直且不畏強權之人,這也不算奇怪,這個大唐的大部分諫臣都走這個風格,不過權萬紀格外突出,在齊州管東管西,李祐快被他逼瘋了。

    李世民決定放過李祐這個可憐孩子,不就是不務正業,愛玩愛享受愛刺激嗎?只要他不魚肉百姓,有什么不能滿足的?非要將人管得服服帖帖,一舉一動都符合禮儀規范才行嗎?

    這個世界的自己確實有些矯枉過正了。

    不過權萬紀也不是沒有用處,用他來治一治李泰就很合適嘛。不是很想當太子嗎?不是覺得自己比承乾優秀嗎?

    那就先感受一下太子的生活吧!

    李世民給李泰分配了大量差事,權萬紀的發揮也一如既往穩定,李泰一開始還信心滿滿,下定決心辦好阿耶交代的差事,虛心接受權萬紀的進諫,向所有人證明他比大哥更適合做太子。

    然后他就崩潰了。

    為什么事情這么多?!

    為什么權萬紀什么事都要管?!

    為什么怎么做都達不到別人的要求,明明他已經很努力,做得也已經很好了!

    這個世界怎么了,明明他以前隨便做點什么,大家都是夸夸夸的!

    李泰發瘋,李泰擺爛,李泰自暴自棄:這太子誰愛當誰當吧,反正他不要當了!

    李泰黨羽:“……”

    *

    此后兩年,大唐風平浪靜。

    朝廷陸續推出了一些利國利民的好東西,百姓的日子好過了許多。

    期間李世民還找到神醫給李承乾治腿,就是這么有緣分,還是孫思邈。

    在孫思邈的妙手下,李承乾的腿好了,兕子恢復健康,李世民也精神百倍,孫思邈名聲大噪,被譽為醫科圣手。

    被“圣手”的孫思邈:“……”

    只能心虛地埋頭研究醫術去了,只有不斷提高醫術,才能對得起現在的名望啊!

    不過太子殿下給的醫書真不錯!

    *

    貞觀十九年的春天,一則消息炸響朝堂內外。

    太子殿下發現了畝產三千斤的土豆和玉米!

    李承乾派人在莊子上種了兩年,得到足夠多的種子,消息一出就開始大范圍推廣,結果自然不必說,秋天迎來了大豐收,等到第二年,大唐已經不用擔心吃飯問題了。

    這時候李承乾又放下第二枚炸彈,他帶人研制出了火炮!

    李世民非常高興,當即點齊兵馬攻打吐蕃。

    他早就想這么干了!

    火炮的威力自不必提,沒多久吐蕃就成了大唐國土,文成公主也回到大唐,李世民的威望再攀高峰,李承乾也坐穩了太子之位。

    然后在慶功宴開始前夕,他們倆又穿回去了。

    看到熟悉又陌生的環境,李承乾還有點恍惚,在那邊待了好幾年,還以為回不來了呢,沒想到突然又穿回來了。

    幸好那邊的事情已經處理得差不多,為了以防萬一,他們早早就留下書信和可能用得上的資料,即便他和阿耶不在,那個李承乾和阿耶應該也能好好的。

    應該能吧?

    *

    另一邊,原李承乾和原李世民尷尬對視。

    上一瞬他們還幾近撕破臉,互相都不愿意見到對方,下一瞬就到了幾年后,兩人成了父慈子孝的模仿父子,記憶中還有很多和諧相處的畫面,令兩人面面相覷,尷尬地腳趾扣地。

    沉默了很久,還是李世民先開口,想到記憶里那個李世民對自己的評價,他嘆了一聲:“是阿耶把你逼得太緊了嗎?”

    只是這一句話,李承乾眼淚差點就流了下來。他本不該如此輕易被打動,可是記憶里那個李承乾和那個李世民的相處卻令他觸動頗深,也愿意嘗試跟阿耶袒露心聲。

    他垂下眼瞼,好一會兒才開口:“……我好像永遠達不到阿耶的要求,好像做什么都是錯的,可能我的能力不足以挑起大唐這個擔子,只是僥幸占了嫡長子的位置而已。”

    “是阿耶錯了!”這回李世民用的是肯定句,他認真又肯定地說,“你做得很好,是很合格的太子,是阿耶的錯,沒有顧慮你的感受。”

    說出這些話并沒有想象中困難,那個李世民說得沒錯,對自己的兒子講什么面子呢?想到李承乾之前被逼得狀若瘋魔,他還失望這個兒子不成器,李世民就心痛如絞,后悔不迭。

    這天李世民和李承乾談了很久,總算解開了多年心結。雖然父子疏離多年,終究不能如那個李承乾和李世民一般親密,但好歹能和平共處。

    且因為有同樣的離奇遭遇,他們還有一份獨特的默契。

    那個李世民和李承乾留下了一個很好的局面,李世民和李承乾在這個基礎上繼續搞發展,再加上那些資料的幫助,使大唐越來越繁榮。

    貞觀二十二年,李世民禪位給李承乾,自己帶兵打仗去了。

    李泰發瘋,李泰擺爛,李泰自暴自棄:這太子誰愛當誰當吧,反正他不要當了!

    李泰黨羽:“……”

    *

    此后兩年,大唐風平浪靜。

    朝廷陸續推出了一些利國利民的好東西,百姓的日子好過了許多。

    期間李世民還找到神醫給李承乾治腿,就是這么有緣分,還是孫思邈。

    在孫思邈的妙手下,李承乾的腿好了,兕子恢復健康,李世民也精神百倍,孫思邈名聲大噪,被譽為醫科圣手。

    被“圣手”的孫思邈:“……”

    只能心虛地埋頭研究醫術去了,只有不斷提高醫術,才能對得起現在的名望啊!

    不過太子殿下給的醫書真不錯!

    *

    貞觀十九年的春天,一則消息炸響朝堂內外。

    太子殿下發現了畝產三千斤的土豆和玉米!

    李承乾派人在莊子上種了兩年,得到足夠多的種子,消息一出就開始大范圍推廣,結果自然不必說,秋天迎來了大豐收,等到第二年,大唐已經不用擔心吃飯問題了。

    這時候李承乾又放下第二枚炸彈,他帶人研制出了火炮!

    李世民非常高興,當即點齊兵馬攻打吐蕃。

    他早就想這么干了!

    火炮的威力自不必提,沒多久吐蕃就成了大唐國土,文成公主也回到大唐,李世民的威望再攀高峰,李承乾也坐穩了太子之位。

    然后在慶功宴開始前夕,他們倆又穿回去了。

    看到熟悉又陌生的環境,李承乾還有點恍惚,在那邊待了好幾年,還以為回不來了呢,沒想到突然又穿回來了。

    幸好那邊的事情已經處理得差不多,為了以防萬一,他們早早就留下書信和可能用得上的資料,即便他和阿耶不在,那個李承乾和阿耶應該也能好好的。

    應該能吧?

    *

    另一邊,原李承乾和原李世民尷尬對視。

    上一瞬他們還幾近撕破臉,互相都不愿意見到對方,下一瞬就到了幾年后,兩人成了父慈子孝的模仿父子,記憶中還有很多和諧相處的畫面,令兩人面面相覷,尷尬地腳趾扣地。

    沉默了很久,還是李世民先開口,想到記憶里那個李世民對自己的評價,他嘆了一聲:“是阿耶把你逼得太緊了嗎?”

    只是這一句話,李承乾眼淚差點就流了下來。他本不該如此輕易被打動,可是記憶里那個李承乾和那個李世民的相處卻令他觸動頗深,也愿意嘗試跟阿耶袒露心聲。

    他垂下眼瞼,好一會兒才開口:“……我好像永遠達不到阿耶的要求,好像做什么都是錯的,可能我的能力不足以挑起大唐這個擔子,只是僥幸占了嫡長子的位置而已。”

    “是阿耶錯了!”這回李世民用的是肯定句,他認真又肯定地說,“你做得很好,是很合格的太子,是阿耶的錯,沒有顧慮你的感受。”

    說出這些話并沒有想象中困難,那個李世民說得沒錯,對自己的兒子講什么面子呢?想到李承乾之前被逼得狀若瘋魔,他還失望這個兒子不成器,李世民就心痛如絞,后悔不迭。

    這天李世民和李承乾談了很久,總算解開了多年心結。雖然父子疏離多年,終究不能如那個李承乾和李世民一般親密,但好歹能和平共處。

    且因為有同樣的離奇遭遇,他們還有一份獨特的默契。

    那個李世民和李承乾留下了一個很好的局面,李世民和李承乾在這個基礎上繼續搞發展,再加上那些資料的幫助,使大唐越來越繁榮。

    貞觀二十二年,李世民禪位給李承乾,自己帶兵打仗去了。

    李泰發瘋,李泰擺爛,李泰自暴自棄:這太子誰愛當誰當吧,反正他不要當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