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應不識-《狀元家的卷王小夫郎》
第(2/3)頁
《算學淺要》最新一部《統計篇》在前面兩部打下的良好基礎上,自發售以來,每日都會賣空貨架,新帝登基以來大力推廣算學,這一套書已經成為不少私塾必講的蒙書。
許多人聽說幾何篇和統計篇的主筆原葭校書來了天津,紛紛前往齊民書坊,想親眼見一見這位學問扎實的傳說中的女校書。
原葭忙到日落西山才得了空閑,轉過神來時發現原本在二樓的三個孩子都不見蹤跡了。
她以為孩子們先去知府官邸了,誰知回去后并沒有見到人,快到宵禁時候,三人才一臉郁氣地從外面回來。
秋華年讓管家把出去找人的下人們叫回來,“遇到什么事了嗎,怎么回來得這么晚?”
春生偶爾貪玩也就罷了,九九自小乖巧懂事,今年已經十五歲了,在外面待到這么晚才回家,還不找人回來知會一聲實在罕見。
春生看了眼姐姐,九九走進屋里后給秋華年解釋,“華哥哥,我們今天下午在街上看到了兩個人,特別像秋傳宗和周氏?!?
秋華年反應了一下,從遙遠的記憶里記起這是原主的生父和后娘的名字。
秋傳宗糟蹋了逃難到上梁村的梅爭春,強迫走投無路的梅爭春嫁給自己,后來又因為梅爭春身體不好生不出兒子囚禁和虐待她,在梅爭春尚未咽氣之時,就和小寡婦周氏搞在了一起,帶回家里行茍且之事。
后來梅爭春去世,周氏登堂入室,生下兒子秋貴。原主被親爹后娘折磨得不成人形,在饑荒年間交給牙子販賣,要不是杜云瑟的娘心善用兩斗高粱買下了他,恐怕早就尸骨無存了。
秋華年穿越過來后,秋貴和堂兄秋富眼熱秋華年做高粱飴賺錢,在杜家村趙氏的挑撥下,想綁走秋華年賣了換錢。
幸好杜云瑟及時回來,在縣城提前識破了他們的陰謀,才免除一場禍事。
那是秋華年和杜云瑟的初遇,六年過去,秋華年還清晰記得在駿馬上飛馳的清貴自矜的青年闖入自己眼眸時的模樣。
那時候他在心里悄悄打趣對方為“小龍男”,壓著飛速跳動的心臟,目光不住往他身上瞧,多看一眼心情就會變好一分。
杜云瑟已經從前面下班回來,走到秋華年身邊,“這兩人在天津府?”
當初秋富和秋貴被縣衙緝拿,秋家人覺得這是秋華年的錯,抱著臨時寫的梅爭春的紙牌位到杜家村鬧事,逼秋華年主動向縣令求情,放秋富和秋貴回來。
秋華年隨機應變,不但挑破了秋傳宗、周氏和趙氏的陰謀,還成功替自己娘親和離遷墳。而秋傳宗夫妻則因牽扯到與貴妃弟弟有關的拐子案,被緝拿到京城審訊后判了流放,自此失去蹤跡。
秋華年本以為這兩個名字不會再出現在自己的生命里,實在沒想到,居然會在六年之后再次聽到。
“去年新皇登基,大赦天下,他們倒是趕上了好時候,居然活到了這一年。”秋華年語氣不自覺發冷。
梅爭春與原主的仇,他作為“秋華年”的仇,豈一個簡簡單單的流放就能填平的。
當初他們把梅雪兒折磨到生不如死之時,可曾想過,這是一個有家人牽掛的菩薩一般的姑娘,可曾想過未來會有人執著執刀,替她十倍百倍地討還血債?
春生小聲告訴原若和原葭自己知道的事情,原若聽了后憤憤道,“禍害遺千年,這兩個老畜生跑得太快了!我們差一點就抓住他們了。”
原葭也聽得怒火中燒,第一次沒有糾正弟弟脫口而出的粗俗之語。
九九解釋,“他們應該是逃荒到了天津府,以盜竊為生。我們發現他們時,周氏正準備偷孫家六小姐的荷包,被孫六小姐發現了,秋傳宗出來掩護她逃跑?!?
“我們當時在齊民書坊二樓,等下樓到街上,只看到兩個背影?!?
九九遺憾地低頭,“我和春生還有原若一時情急上頭,在城里追了大半日,也沒追到人?!?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