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天津行宮-《狀元家的卷王小夫郎》
第(1/3)頁
昭新元年八月十日,天津府新學正式開啟了自己的歷史。
這座華夏有史以來第一座不以經史典籍為主業、培養多技能人才的新式學府,將在未來的風雨中矗立數百年,如磐石般堅固不移地陪伴這片大地度過一個又一個時代的浪潮,培養出一代代引領社會發展的人才。
這特殊的一日,連同新學開學典禮上所有演講的高士、銘刻的詩篇、與會的學子名錄,都將深深書寫在華夏歷史上,凝結一滴璀璨的鉆石。
孩子們全都離家上學去了,偌大的府邸一下子空了大半,秋華年一時有些難以適應。
原葭慎重考慮之后,辭去了御書庫的校書官職,來到天津府新學教授算學。
她是第一個在官方背景的學府中擔任正式先生職位的女性,因為她曾是御書庫校書,有過小小的官職,又是算學淺要后兩篇的主筆,名聲在外,所以反對的聲音很快就被壓下去了。
有了原葭開頭,新學后續又陸續引入了幾位有真才實學的女子和哥兒做先生,遲清荷與白承歡結伴而來,每五日從京中來新學一趟給學子們上課,一個教授詩文,一個教授醫學。
天津府新學的聲勢之大、舉措之奇很快就引來了各方注意,一些既得利益者隱隱感到危機,開始從多方位下手,試圖打壓新學和秋華年、杜云瑟的名望。
讓他們感到棘手的是,昭新帝出乎意料地出現在天津府新學開學典禮上后,竟常駐天津不走了。
天津府城內有一處皇家行宮,是前幾任帝王為了觀賞海景方便建造的,行宮面積不大,很久沒有大幅修繕過,與皇城相比條件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好在嘉泓淵沒有后宮,更沒有子女,內務府和天津府相關官吏只需要合力先把天子居住與辦公的殿宇修出來就夠了。
天津府距離京城很近,全國各地的折子到京中后,直接原封不動送到天津行宮,也就一日時間。
每日例行早朝暫時停了,朝中官員有事啟奏,可以寫折子一起送到天津,天子也會時不時傳親信官員到行宮商議事務。
裕朝許多皇帝有出宮去外地避暑數月的習慣,行政體系里早就有一整套完整的流程,應對天子長期在宮外處理政務的情況,嘉泓淵住在天津行宮不回京,根本沒人挑得出能勸諫的地方。
況且就算挑得出來,只要嘉泓淵不想,勸諫也毫無意義。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