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樓上你所指的猴是人猴還是真猴?” “笑死,真猴撐起收視率系列,怎么會有那樣的巧合啊啊啊!” “我現在對嘉賓們有點佩服了。” “哈哈哈哈呂逸揚一口氣沖到了頂上,把他的陸煦老師都給忘了,擺脫猴子的包圍之后,他忽然意識到自己把陸煦坑到了猴中央,冷汗都要下來了。” “呂逸揚演職場上的我。” “告訴領導自己有車,結果騎電瓶車送領導開會系列。” “哈哈哈哈真的好恐慌,不是,陸煦一點也不可怕好嗎?” 最讓觀眾們佩服的是,盡管《光影之旅》節目組經歷了與猴競技的全過程,導演本人甚至被猴投擲的零食砸到了,登上山頂之后,嘉賓們提及風景與電影依然頭頭是道,完全沒有因為先前的遭遇耽誤推介。 “雖然不是專業的長跑運動員,但絕對是愿意做功課的演員。” “好棒好棒!!” 自《光影之旅》登上收視率第一的寶座后,這一期開播直到最后,節目的收視率都始終排在綜藝榜第一。 即使是對電影不感興趣的觀眾,也知道華娛衛視推出了一檔名為《光影之旅》的節目。 衛視高層直接樂開了花。 這檔綜藝雖然由華娛衛視制作,卻是衛視方配合相關影視部門共同完成的一檔集宣傳教育于一身的節目,制作之初,華娛衛視對《光影之旅》的收視率并沒有太高的期待。 這類綜藝口碑一般不錯,卻往往會曲高和寡,純當成旅游節目看還行,但如果節奏太慢,又沒有太多爆點的話,收視成績只是平平。 但就這么一檔節目,居然成了這個周末的收視率冠軍。 準確地說,自《光影之旅》開播,收視就遠超華娛衛視意料。 在《光影之旅》定下陸煦這個嘉賓之后,華娛衛視高層考慮過,有陸煦加盟,《光影之旅》至少不會是那種播了等于沒播的節目,話題度必然是有的,可節目的收視能達到什么樣的高度,衛視高層并沒有設想過。 最近這些年的綜藝開價一直不低,不少觀眾印象中“低調”的演員轉投綜藝賽道,其中不乏大牌明星,只是有大牌明星加盟不代表綜藝收視率就好,很多時候,嘉賓有梗有話題度比咖位更重要。 陸煦上一次參演綜藝還是他進電影圈之前的事,《光影之旅》是唯一一檔陸煦錄完了全程的節目——這確實可以作為節目的賣點去宣傳,但效果究竟如何,一切都是未知之數。 現在要華娛衛視總結《光影之旅》的成功的話,衛視高層只能總結為“陸煦玄學綜藝版。” 陸煦的觀眾緣從電視劇圈衍生到了電影圈,現在終于輪到了綜藝。 有了前三期的成功示范,《光影之旅》第四期自然引發了更大的關注。 節目的收視雖然稱不上節節攀升,卻始終維持著穩定的觀眾群,在嘉賓們的賣力介紹下,一部部電影逐漸被觀眾們所熟知,節目組第一、二兩期推薦的拍攝地迎來了爆發式的客流,當地旅游被帶動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