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要拍新片,陸煦的注意力自然集中在新片上,劇本已經(jīng)到了他手里,陸煦簽下合同之后,雙方約定了拍攝日期,在接下來的時間里,陸煦一心一意看劇本。 歷史片拍成電影的話,篇幅自然有些短,鴻篇巨制的歷史作品通常會拍成電視劇,《天子》就是其中典型的例子,要拍電影的話,劇組通常會選擇一個切入點,從某樁事件出發(fā),在觀眾面前緩緩展開一幅畫卷。 電影畢竟是要掏票錢的,觀眾進電影院更想看新鮮的劇情,不想看那些已經(jīng)熟得不能再熟的故事。 陸煦拍古裝的經(jīng)驗還挺豐富,不過拍帝王是第一次,最近這些年歷史片幾乎已經(jīng)沒有了聲息,基本只有大導(dǎo)敢拍,票房上也稱不上出色,說起來就是觀眾不愛看。 不過陸煦覺得,觀眾的包容度其實是很高的,根本沒有所謂的觀眾不愛看的題材,就拿電視劇市場來說,每年的爆劇題材都不相同。 之前古偶一直是年度爆劇的預(yù)定,捧紅了不少一線演員,但最近幾年,連古偶這種年輕受眾比例很廣的劇集熱度都大不如前,甚至出現(xiàn)了虧損,反而是一些相對小眾冷門的劇集更受喜歡。 從某種程度上說,不管是電視劇圈還是電影圈,都多多少少有些摸不準觀眾的口味了。 所以他才會去接那些圈內(nèi)不看好的劇集和電影。 陸煦并不是自信過頭,他只是覺得,如果一部電影質(zhì)量足夠好的話,觀眾是不可能忽視的,甚至那部電影不需要多么出眾,只要制作方將自己的誠意展現(xiàn)出來,觀眾是絕對可以感受到的。 …… 劇本中講,承平四年,宮中忽然發(fā)生一樁怪事——一位初入宮不久的佳人,竟似遭遇了太后托夢。 帝王祁毅即位已有多年,他是先帝長子,少時便被立為太子,人生并未受過任何波折,可謂平順至極,太后是帝王定位兩年后過世,太后在世時,母子感情可謂極好。 史書上說,祁毅這人怪異,按理說,他是這世間少見的好命皇帝,少時未受過宮廷傾軋,父親仁慈,母親寵愛,真真過上了尋常人家長子的日子,而且父母都活得長,自大一統(tǒng)以后的朝代,祁毅這樣的配置都并不多見。 可偏偏這位帝王不是仁慈之輩,屬于樹上結(jié)的一顆歪果子,但正因他不仁慈,他為太子時就懂得御下,他的父皇并未覺得祁毅有異心,反而放縱了他的行為,皇位就是祁毅的,絕對跑不掉。 從某種程度上說,這對父子相當奇葩。 太后既然托了夢,宮中自然將此事當作大事看待,那新進宮的小妃嬪一朝得勢便猖狂起來,引得宮闈紛爭不斷。 祁毅偏偏很是信重這小妃嬪,常與她懷念母親在世時的時光,這小妃嬪更是猖狂,若不是祁毅在朝堂仍與往日一樣精明強干,他少不得要被朝臣們參一本。 但就在某日,這太后托夢的小妃嬪講完了太后年輕時在潛邸的一段時光,太后在潛邸時是皇子妃,日子自然不如入宮前那么風光,不過先皇的妃子們大多出自實在人家,在皇子府中偶爾有齟齬,大體卻相處得十分愉快。 只是有一樁舊事,太后在世時也提過,眼下太后既托了夢,祁毅便懷著好奇去問了。 然而他剛剛摸出一點頭緒,太后所提及的那位先皇的皇妃便在宮中上吊自殺了。 這樁事只是其一。 此后祁毅每向這樁舊事接近一步,剛剛查到一點線索,無論是皇妃,還是宮女,甚至宮中傳聞填滿尸體的井,都會莫名消失無蹤。 剛看到這個劇本的時候,由于編劇前期設(shè)置了一些謎團,陸煦甚至覺得它和《夜觀天象》的開篇有些相似,但看到后來就會發(fā)現(xiàn),兩部電影風格截然不同。 新片更突出宮廷之爭、朝堂之爭的殘酷。 歷史片若講宮廷,這是一個繞不過去的話題。 陸煦在家認真琢磨了一陣子角色,沒太關(guān)注網(wǎng)上的新聞,他估計這會兒他接了部歷史片的傳聞已經(jīng)擴散出去了,陸煦也等著迎接被唱衰。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