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15……10億?”導演撓撓頭發,半天才道,“收回成本就行。” 常愛偉早年在港島發展的,劇情片是他擅長的題材實話說,電影市場化之后,常愛偉拍過幾部票房成績不錯的片子,之所以對《君臨天下》把握不大,還是因為題材。 歷史片確實沒什么優勢。 “那你也太低估陸煦了。”余亮道,“他現在票房最低的一部片子,差不多也掙了19億。” 何況《君臨天下》首日已經有3億多了,接下來的六天就算一天一個億,也足夠電影湊滿10億的目標了。 “現在春節八天假。”常愛偉忍不住出聲糾正。 余亮:“這是需要在意的地方嗎?” “對我來說,這很重要。” 余亮也不清楚常愛偉這莫名其妙的固執從何而來,總之,兩人盤了半天,認為《君臨天下》10億應該不成問題,15億……應該也不成問題。 總不至于春節檔才剛過去,《君臨天下》的票房就大跳水吧? 不過……各平臺對《君臨天下》總票房的預測竟然沒有一個低于25億的。 導演只覺得壓力很大。 他甚至不理解,陸煦怎么成天都樂呵呵的? 拍祁毅謝謝的角色,演員本身就要承受很大的壓力,而他擔任主演的電影,平臺對他的最低標準居然是25億。 25億,不是2.5億! 對于某些電影人來說,實現2500萬的票房目標都要費盡千辛萬苦。 余亮:“……行了。” 打人不打臉。 制片人就曾有過這樣的一段輝煌歷史。 俗話說,在娛樂圈里長得好看的都想當演員,不好看的都想當導演,雖然個人天賦有限,但人人都想管人,而不想被人管。 余亮就曾有過一個夢幻的導演夢。 他以為自己是圈子里的天才,絞盡腦汁燒了一筆錢,最終導了一部票房250萬的電影。 是的,250萬。 而且是250萬整,零頭怎么湊都沒法約到251萬,仿佛在嘲笑他是個二百五白癡。 雖然好友們安慰他,說某某某25萬都沒掙到呢,但余亮想問,在票房及其撲街的情況下,250萬和25萬又有什么區別? “區別可大了,差225萬呢。” 余亮:“……” 總而言之,這部電影撲街之后,導演江湖再沒有了他的傳說,他雖然仍在電影圈發展,卻再沒有了執導的心思。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