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運載物資器械用的飛機,他們有了,一架足夠,現在最缺的,不是飛機,是挖機。 外面的情況,到處是攔路的大石頭,根本沒有一條挖機能走的路,挖機是靈活,能鉤土爬坡,但對這動不動幾米高,且高低不平的攔路石,壓根沒辦法。 而且旁邊還有一條環形大坑,已經有了不淺的積水,看樣子,如果再下雨,可能會形成一個巨大的堰塞湖,挖機更渡不過來。 而且,這將他們包圍的堰塞湖的蓄水速度,難以想象,十分危險。 馬鄉長他們繞過來的那條小道,是山林,足足走了兩個小時的山林,更不可能挖得通。 就這情況,要填一條施工便道過來,起碼要好幾天,黃金救援期將完全耽誤。 最合理的情況,就是飛機吊載。 一臺普通點的中型挖機,十幾二十噸重,他們的直8都吊不起來,別說這個飛機了。 答案,有且唯一:米一26。 方淮想著,又不得不把希望寄托在來的這架直升機上。 “馬鄉長,快讓人打旗語,讓他們過來!” 有大人物到了。 警用飛機放下扶梯,一名身著白色警服的中年,被一前一后倆人護著緩緩爬下。 方淮不禁站直了身子。 因為他看到了那個警銜——一麥三。 雖然警察肩章的橄欖枝并不是最高級別,并不等同軍中麥穗,但一級警監,已然是總警監,副總警監下的第三檔了,妥妥的廳級干部。 應該是局長來了。 領導一落地,就四處而望。 領導的視野,又與方淮不同。 第一眼看到了不遠處的幾幢農房似還有炊煙,道: “這個地方很危險啊,怎么還沒撤離,在做飯?” 一時沒人回答,大家都看向了本地指揮官,方淮。 方淮這才立正道: “報告首長!那不是農戶在做飯!是我們的人!農戶已經被我們帶出去了,我們的炊事員借用他們的炊灶,為救援人員做飯!” 領導這才訝異道:“哦?后勤已經安排好了?” “是的,首長!不過撤離的村民都在外面路口,今晚沒地方住!預計過夜還需要一些帳篷,被子,簡易食品!不過,根據我們收到的天氣預報,晚上可能還要下雨,市里最好能給他們安排個安置點暫時居住!” “哦!干得不錯!一會兒得把外面路封掉!” “路口已經安排人警戒了!不過還有不明情況的車往這邊開,建議再往外15公里處,讓交警的同志設卡!” “嗯”領導點了點頭,聽說這邊縣里的領導仍然沒有進場安排,路面交通已經完全失效,他才急匆匆調了直升機從150多公里外的市局趕來,沒想到到了這里,一切竟然安排得有條不紊,見狀,滿意道: “這里現在是誰在指揮啊?” “報告,我!”方淮道。 領導看了看方淮身上的搶險救援服,道:“哦,搜救情況怎么樣?” “報告!現在山下有二次坍塌風險,無法搜救,我們現在根據搜救的優先級,在外圍淺埋處先搜尋最大可能生還的人!不過,現在只找到了兩名失去生命跡象的遇難者!” 方淮對答如流。 領導也有些訝異,這臉孔看著年輕啊,卻把現場安排得井井有條,不錯! “小同志,你是縣里消防的?” 旁邊的劉隊長終于開口了:“報告局長!我是縣消防中隊隊長劉啟隆!他們是貴州消防過來增援的同志!方淮同志是我們全國消防有名的優秀干部,所以這里是他在指揮!” “哦!是貴州的同志!你們到得這么快?” “報告!我們是全國第一支配備直升機的消防中隊,主要任務就是災難增援,機動性是第一保證!” 方淮話落,領導的表情也明顯客氣了些,對著方淮敬了個禮,伸出手道: “干得不錯,方淮同志,感謝你們!” 重慶這地方,情況復雜,方淮也沒有巴結這位領導的意思,敬了個禮,與領導握手后,立馬進入了正題: “領導,現在挖機很難進入這里,隨著時間推移,周圍的溝壑恐怕會形成湖泊,運送會更加艱難,我們需要立即向國家申請米一26增援,趕緊把挖機運送過來,一是搜救,二是處理周圍即將形成的堰塞湖,否則等水位漲起來,我們連腳下這片落腳的地方都沒有了!搜救工作會更加艱難!” “哦”領導聽著,看向周圍已經積水幾米的百米深坳,點點頭,道: “這確實是個問題!不過你說的米一26是什么?” 方淮看到領導臉上自然的表情,不由眉頭皺了皺。 這是堰塞湖!怎能如此輕描淡寫? “領導,米一26您不知道?就是唐家山” 方淮說著,話聲忽然停住了。 對啊!前世在唐家山大展雄風的米一26運輸機,因為自己把問題解決掉了,并沒有啟用。 而如今應該因大地震而名聲大噪,讓人聞之色變的堰塞湖,也沒有形成前世的恐怖名頭。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