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一章 奮起直追-《帝國風云》
第(3/3)頁
說白了,就算第二代主戰坦克無法與德軍的第三代主戰坦克相提并論,也必須擁有能夠擊穿德軍主戰坦克的能力,以及更加優良的防護性能。說得簡單一些,就是具備與德軍第三代主戰坦克一搏的能力。
事實上,這也成為了中國第二代主戰坦克的一大特點。
這就是,以t-69為代表的第二代主戰坦克總共有十多種改進型號,其最后一種改進型號在一九八七年誕生,不但配備了性能更好的一百零五毫米坦克炮,還安裝了復合裝甲與反應裝甲。
當然,這些改進措施也造成了一個奇怪的現象。
這就是,在進入八零年代之后,中國陸軍一方面采購第三代主戰坦克,一方面繼續對第二代主戰坦克進行改進,而且在接下來的十多年里,中國陸軍同時大規模裝備了兩種屬于不同時代的主戰坦克。
當然,大規模改進第二代主戰坦克,也反過來限制了第三代主戰坦克的裝備量。
此外,在冷戰結束之后,中國陸軍失去了頭號敵人,而且中國的盟國也不再需要維持龐大的軍備,所以中國開始向外界大量傾銷過剩軍事物資,很多第二代主戰坦克被做為過剩裝備以極為低廉的價格出售給了友好國家,甚至被無償贈送給友好國家,使得中國陸軍投資開發的第三代主戰坦克罕有對外銷售記錄。
當然,在經過了多次改進之后,t-69在很多方面都不比第三代主戰坦克差。
比如,在換上了新式一百零五毫米坦克炮之后,t-69的火力有了明顯提高,特別是在貧鈾合金穿甲彈問世之后,一百零五毫米坦克炮的威力超過了一百一十五毫米滑膛炮,甚至達到了一百二十五毫米滑膛炮初期型號的水準,能夠擊穿第三代主戰坦克的早期型號,對付同時代的坦克更加不是問題。
只是,在第三代主戰坦克,即t-88問世之前,中國陸軍的主戰坦克確實比德軍的差了很大一截。甚至可以說,在t-88服役之前,中國陸軍主要依靠空中支援來應對挑戰,坦克在陸軍中的地位并不高。
當時就有人提出,如果中德在八零年代初期爆發戰爭,德軍的裝甲部隊能夠在一個月之內掃蕩中國的戰略緩沖區,把戰火燒到中國本土。相反,中國的裝甲部隊在地面戰場上只能執行占領任務。
所幸的是,這一局面只持續了十多年。
更加幸運的是,在中國陸軍處于劣勢的這十多年里,中國已經由戰略防守轉為了戰略進攻,而且憑借核威脅獲得了較為穩固的安全環境,因此中**隊在地面戰場上并沒有遇到難以戰勝的敵人。
至于與德意志第二帝國爆發全面戰爭,更是不可能的事情。
當然,t-88的出現,徹底改變了中國陸軍不如德軍的局面。rq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