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永康八年六月十六,紹遠被正式冊立為太子,嬌顏封為太子妃。之后夫妻兩個依舊是住在原本的府邸里,紹遠每天去上早朝,幫助永康帝處理政事,嬌顏則是在家里帶孩子,日子雖然忙碌,但也很是平靜溫馨。 晃眼便到了八月,夏允辰的兒子夏玉麒,在八月十六這天迎娶秀麗家的閨女靈慧。一邊是義弟,另一邊是表妹,嬌顏當然是少不得要過去幫忙。 進了八月嬌顏就一直往夏府跑,一直到成親的正日子,嬌顏看著新人拜堂了,這才算是松了口氣。這夏玉麒可是嬌顏當年親手接生的呢,如今親眼看著他娶了媳婦,嬌顏這心里,也有一種說不出的感慨來。 如今的夏家和尉遲家,也都是永康帝眼前的紅人,這一天的夏府里,更是熱鬧的很。顧承勇夫妻雖然守孝在家,不能前來,不過倒是打發了文修等人進京。 文修等人的孝期剛剛結束,正好永康帝宣召文治文平回京,幾兄弟就趁著夏家的喜事,一同進京了。緊趕慢趕的,好歹算是在玉麒成親這天趕到了,于是兄妹親人就在夏府上相聚。 時隔一年,再見到幾位兄長,嬌顏心里也是各種感慨,眾人聚在一處說說笑笑,各自述說著分別之后的情形。嬌顏當然是急切的想知道家里的情形,扯著哥哥們就一個勁兒的打聽。文修幾個也明白妹妹的心思,于是便把家里的事情細細說了起來。 顧家老爺子去世以后,顧承勇便安心的在家守孝。如今的顧家,別說是在懷遠縣了,就是在遼東府,那也是沒人敢惹的。好在顧承勇對于家里人都約束的很嚴,不管是親戚還是下人,倒是沒有敢出去惹禍的。 顧家富貴了,但是卻沒人出去惹是生非,不但如此,顧氏一族還出了銀子,在村子里建了學堂。只要是青山村的孩子,都可以不用交束脩前來讀書,要是學的好,還可以幫著送去縣城念書。這樣一來,村子里好多孩子可就有了正事,都來學堂讀書了。 正好顧承仁也守孝在家呢,他這些年在南疆為官,雖然也頗有建樹,可是這離家在外的日子,終究不如家里舒心。所以借著守孝丁憂的機會,顧承仁干脆就留在家里教書算了。 其實顧承仁的學問不錯,當年也就是時運不好而已。再加上他做了這些年的官,對于很多事情的了解看法,早就超出了一般的夫子,給孩子啟蒙,還是綽綽有余的。 學堂的位置也不在別處,就在皇帝賞賜顧家的那一大片山林土地中間。顧承勇已經打算好了,他這輩子是不想再離開青山村,子孫后輩之中,誰有本事誰就出去,沒本事的,就在家里讀書務農也不錯。 顧家子孫興旺,文福幾個也都帶著妻兒一同回了村子,再加上那么多的下人,原本的宅子,根本就住不開了。所以顧承勇就打算在皇帝賜下來的那片土地上,建一處莊子,名字都想好了,就叫顧家莊。 當然,這個可不是一時半刻能完成的,目前也不過是剛剛開始,真正要成顧家莊,還需要不少時間呢。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