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于是當日,他便吃上了帶著鍋巴、香噴噴的蛋炒飯。 這是平生從未嘗過的滋味,炒菜原來這樣香! 雞蛋被炒得金黃蓬松,均勻地包裹住了米粒,一口下去,蛋香與米香在舌尖交融,味道是軟糯嫩滑的,緊接著各式各樣的炒菜便出現在了嬴政的桌案以及宮中御宴之中,漸漸又向秦朝的權貴士族、尋常百姓家中蔓延而去。雖說百姓日常大多吃用不起豬油與鹽,但過年過節,倒也會奢侈一把,割二兩“公公豬肉”,在石鍋里榨出油來,炒兩個菜給家人吃。 這會兒,聽林菱說起涼皮兒,嬴政便仔細一瞧。 【今天吃涼皮,我昨天就跟爺爺洗好面筋了,正常來說要自己家里做涼皮的話,要先用高筋面粉揉成面團,醒發以后,再重復倒入清水洗出面筋,洗過的面筋水靜置四到六個小時,我這個就是已經靜置好的。】 嬴政便看他把靜置了六個小時的水倒掉表面的清水,只留下盆地比較濃稠的淀粉,在里面加了鹽,攪拌均勻,還不嫌麻煩地用濾網又過濾了一遍,最后準備好滾沸的水,用一個平底的大盤子放在水上,刷上熟油,加兩勺淀粉水,輕輕轉動盤子讓它平鋪在上面,像攤煎餅一樣,蓋上蓋子蒸兩分鐘,很快那漿水便漸漸凝固,林菱趕忙將盤子放在冷水上,刷了一層油在面皮上,稍稍涼一點便將整張面皮都直接揭下來。 如此循環往復,便得到了一盆面皮,放涼好,把面皮卷起來切成寬寬的條狀,放進碗里,而旁邊林爺爺已經幫她切好黃瓜絲、備好蒜泥水、調好了醬油芝麻醬辣椒油等等調料,直接一股腦倒進去,一碗涼皮便好了。 這個簡單! 嬴政立刻吩咐下去,他明兒也要吃上這個。 至于那調料中的“醬油”,嬴政也已從林菱處學會了——去年,林菱想學人家古法制作醬油,雖然她失敗在“培菌”和“發酵”那一步,但她在搜尋怎么制作醬油的時候,嬴政可是一個字不拉記下來交給了庖廚。 秦朝也有從周朝傳下來的“醬油”,但與林菱的做法不同,是用鮮肉、麥和麩皮釀造而成,但因要用肉腌制,造價十分昂貴,風味也不算很好,帶著肉腥味。而林菱找到的法子是用黃豆發酵而成,她雖然失敗了,做出來的醬油又酸又苦,但大秦的庖廚卻制成了。 蒸黃豆、拌醬曲、培菌、入缸發酵、曬醬、起醬胚、過濾、煮醬油、裝在干燥干凈的壇子里封存,大秦庖廚在九族的羈絆下僅用一年便將醬油的發明從南宋提前到了秦朝。 大秦庖廚制成的醬油,色澤棕黑鮮亮,味道鮮美微甜,的確是美味,如今嬴政佐餐,幾乎頓頓離不開醬油。 正好明兒扶蘇應該到了,也能給風塵仆仆歸來述職的兒子吃些新鮮的菜式,希望這回,他這個憨兒子別帶什么臭魚回來了。 想起那臭魚……嬴政面色一黑,他已經從林菱口中知道了“歷史上”他駕崩后還被臭魚腌了一路的故事,氣得差點把唯一還在的李斯斬了。 胡亥,早在嬴政知曉他屠殺了幾乎所有秦朝宗室與他的血脈后,便將他殺了。哪怕他還是個稚兒。可嬴政也不得不為了大秦、為了大秦血脈而斬草除根。對嬴政而言,那個歷史上的他對胡亥的教養必然不輸于扶蘇,可這胡亥卻如此暴虐,恐怕是個天生的惡人。比起他造就的禍事,一杯毒酒也不算什么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