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目送老農離開… 徐伯清手握二十四枚大梁通寶,起身便去了邊上街道的早點鋪點個十個鮮肉大包。 皮薄餡厚的大肉包就著免費的胡辣湯,加些紅油辣子,吃的那是一個過癮。 可能是體質特殊的緣故,一連十個大肉包,兩碗胡辣湯下肚,卻依然沒有飽的感覺… 趁著手中有些余錢,索性就又買了十個下肚,這才有些感覺。 無視別人看飯桶的表情,徐伯清結了賬后瀟灑離去… 走在街道上,手里摩挲著僅剩的四枚銅板,暗嘆這錢不經用。 打量一圈,恰好看到路的盡頭有一家掛著‘出云軒’招牌的店鋪。 這‘出云軒’主賣文房四寶,在大梁國內也算是有名的‘實體連鎖店’了,大小城市基本都能看到他們的招牌。 自己借用了劉老根的攤位,也算沾了些因果,要是運氣不好的話,說不得傍晚他這攤子就被人砸了,理當做點什么補償… 想了想,他便掂量著手中僅剩的四枚銅板走進‘出云軒’中。 ‘出云軒’這招牌能在大梁國內開起來,文化底蘊自然不差,店鋪內彌漫著淡淡的墨香,各種名家書畫裝裱起來掛在墻上。 來此的要么身著士子服的書院學生,要么就是幫家中讀書人采購文房四寶的管事。 店鋪內只有三三兩兩的零星顧客,卻有著別樣的安寧舒適之感,與外面嘈雜的早集形成鮮明對比。 徐伯清的穿著雖不說怎么凸顯富貴,但也是綢羅錦緞的好料,外加氣質斐然,不似窮人,所以剛進店鋪,便有接待的小廝迎了上來。 “敢問客官采購何物?” “毛筆。” 接待小廝笑道:“客官可是來對地方了,我們出云軒的文房四寶可是咱們大梁內出了名的。” 說著做了個請的手勢,到筆柜邊介紹道:“此為湖筆,原產江浙一帶,優點是揮灑自如,經久耐用,素有‘筆穎之穎技甲天下’之稱;此為徽州宣筆……” “停停停……” 徐伯清見小廝習慣性的介紹那些名貴的毛筆,連忙叫停,伸手露出掌中的四枚大梁通寶,靦腆的說道:“小哥實在不好意思,我這只剩四枚銅板了,能否買貴店最便宜毛筆?” 末了,他又添了一句:“只要還能沾墨寫字,便是禿了毛的費筆也行。”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