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想要習武有所成就,首先得看‘根骨’,‘天賦’,‘悟性’這些出生基本就定型的內在因素; 其次習武最為廢精耗神,有些內外功的修行之法對身體還有所損傷,需得大量的錢財購置各類藥物,補品。 這也是‘窮文富武’的原因之一。 而這些內外因素還只是習武的前置條件,全都滿足后,最主要的還需要‘機緣’和‘時間’。 ‘機緣’這東西只屬于極少數的人,大多數人只能靠‘時間’慢慢磨練。 江湖中,一門拳法,一門劍法苦練二三十年的多的去了,有些人窮盡一生時間也摸不到后天的門,一輩子耍的都是莊稼把式。 自家二叔徐和便是例子,從小習武,人到中年才堪堪入后天之境,只能算是入了武道門檻而已。 這也是為什么江湖那么大,習武之人那么多,但江湖上的先天之境卻只有兩手之數的原因… 至于先天之上? 如‘千面盜圣’崔奉那般身具大氣運的習武天才,修行到先天之境都已是中老年了,更別說其他人。 年老體衰,氣血衰敗,能如黃總管那般以八十多歲的高齡維持修為不下滑的已是難得,何談再進一步? 徐伯清坐在書桌旁,翻閱著習武啟蒙讀取,里面記錄的有些是江湖趣聞,有些是習武時的心得感悟,然而更多的還是感嘆武道之艱的。 他大致的看了一遍,心里堵得慌。 倒不是他怕機緣不夠,也不是懶。 而是他覺得,如今這世道,四五十歲已算高齡,如黃總管那般的八十多歲的更是少中又少。 凡人的生命只有短短的幾十載,如果數十年如一日的只做一件事,那這樣的人生未免也太過無趣了些。 他搖搖頭,將那些啟蒙讀物大致的翻閱一遍后便放置在一旁,又找出那本《九陽內經》的內功心法研讀…… 抱元守一,呼吸九陽; 神清目明,氣度雍容; 順勢而動,生生不息; 逆勢而動,后勁無窮…… 徐伯清愣愣的翻閱著手中的內功心法,眼底似是有人影在不停的轉動,或是盤膝打坐,或是高指九天,人影的形象雖不一,但神韻卻都相同。 他就眼神空洞的坐在書桌旁,似是在神游天外… 體內的熔爐卻已烈焰翻騰,一個個火焰組成的人影在熔爐中翻飛… 四肢百骸中似乎飄出點點熒光融入到熔爐中,而后又從熔爐中重歸四肢百骸。 如此反復七十二次后,那點點熒光已如煙霧一般,在四肢百骸和熔爐間反復飄蕩,如絲如縷,連綿不絕。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