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安南都督-《篡唐》
第(2/3)頁
如當年從麒麟館走出的孔穎達等人,如今也在朝中嶄露頭角;還有竇威、竇奉節、竇賢等人,得空了便前去拜望。神不知鬼不覺的,將一干心腹做出妥善安排。
比如宋令文被送去了北衙。
王正的侄孫王虎,也被調到了長安。
雄威一家,在長安開了一家商戶,通過武士彟的關系,在長安迅速站穩了腳跟。
除此外,長孫無忌也在李言慶的安排下,進入了崇文館,官拜直學士。
崇文館是東宮所屬,言慶借由這種方式,獲得了李建成的信任,可保證家中無憂。
而鄭大彪和柳亨,也都獲得了一個上好的出身。
武德三年九月,李道玄奉旨出任荊襄道大行臺,襄州總管,兼刺史一職。
上任之初,他就向朝廷要求,將徐世績、蘇定方調往襄州。李淵毫不猶豫,同意了李道玄的請求,封徐世績為左武侯將軍。蘇定方為左屯衛將軍,前往襄州協助李道玄行事。
九月十八日,李淵再次下詔,敕令河南王李言慶為天雄大將軍,上開府儀同三司,賜旌節,經略嶺南五十四州縣,并置安南都督府,封李言慶為安南大都督。
李言慶接旨后,不由得樂了!
“陛下若是去做生意,定然是一本萬利啊!”
朵朵好奇道:“你這話是什么意思?難道這個官職不好嗎?”
長孫無忌連連搖頭,向朵朵解釋道:“不是不好,應該說是非常好……呵呵,只是你可知道這嶺南五十四州縣,是怎么一回事嗎?”
莫說朵朵不清楚,就連李言慶自己,都說不明白。
裴翠云讓人取來一副嶺南地圖,長孫無忌在上面畫了個圈,“從區域上來講,這安南都護府幾乎是把嶺南道一分為二,包括了近半個嶺南地區。不過,這其中有一大半地區,都屬于蠻荒之地。沒有城鎮。沒有村落,為當地土著俚蠻所控制。”
“啊?”
“剩下那一小半州縣中,如交趾、陸州、峰州、福祿州、武安州等十余個州縣,如今還在蕭銑治下。
前朝開皇年間,隋文帝平定江南之后,曾試圖開發這些地方,所以設立了五十四州縣,并招撫欽州俚帥寧猛力入朝。不過由于種種原因,寧猛力最終沒能前來,而是讓他的兒子寧長真入朝覲見……隋文帝對欽州寧氏頗為看重,還封了寧長真做欽州刺史。后來楊廣登基。先是對吐谷渾開戰,而后又接連向高句麗用兵……以至于嶺南各州縣就聽處于荒廢狀態,一直由寧長真執掌這個區域。”
“那不就是說,這所謂的安南都督府,什么都沒有?”
朵朵不由得驚呼一聲,“那養真過去,又能有什么用處?”
李言慶笑了笑,并沒有出聲。
他站在地圖前,靜靜的觀看,一言不發。
“也不能說什么都沒有。”
長孫無忌笑道:“其實在仁壽年間,還有大業初年,為保障嶺南道的開發,朝廷甚至把當地的土皇帝馮盎調到了中原。只是三征高句麗失敗后,天下大亂。馮盎又趁機返回嶺南,使得開發不得不中止。如今,欽州,邕州兩地,還有一些根基。
但除此之外,其他各州縣不免就有一些荒涼……”
“什么荒涼,要我說,就是一個爛攤子……養真,要不然你和陛下說,不要去了。”
裴翠云蛾眉緊蹙,忍不住抱怨道。
“什么也沒有,還要面對兩個地頭蛇……俚人也好,馮家也罷,如今都還沒有決定立場。養真這么赤手空拳的過去,豈不是任人宰割?不行,太危險,還是不去的好。”
原以為這嶺南是一趟好差事,如今看來,似乎并非如此。
流放也就罷了,看上去更危險重重。
連長孫無垢都露出擔憂之色,看著李言慶,雖未開口,可那雙明眸中,已寫滿了她的擔心。
“其實。未必有太多危險。”
李言慶突然開口,手指一片海域,“這地方不差,物產很豐富,而且還有一個天然的不凍港可以使用。由此而出,可鳥瞰東南……呵呵,若非如此,陛下焉能給我如此巨大的權力?”
持旌節,大都督?
這權力就猶如晚唐時期的節度使一樣。
如果不是這么一塊荒涼之所,只怕李淵也不會這么放任李言慶。
“輔機,立刻派人前往洛陽,請柴公火速把那個名叫扶南的家伙送到鞏縣。”
扶南,是真臘國的使者。
這真臘國,也就是后世的柬埔寨。
大業末年的時候,真臘國國主伊奢那先派遣使者至洛陽覲見。
不成想這扶南沒有見到楊廣也就罷了,沒過多久,天下大亂,斷去了他歸國之途。隨著局勢一日比一日惡化,洛陽鴻臚寺根本顧不得這位真臘國的使者。這扶南也夠可憐,身上的錢帛用完了之后,不得不靠著在通遠市做工而生。洛陽戰敗之后,柴孝和在第一時間進入了洛陽,并發現了扶南,將他留在自己的身邊。
沒想到……
李言慶笑呵呵對長孫無垢道:“觀音婢莫要擔心,你夫君我可是神通廣大……嶺南如此模樣,卻正好我施展拳腳。”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