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廿六章 房玄齡的選擇(四)-《篡唐》
第(1/3)頁
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了!
其實,房玄齡也不是沒有心理準備。他把話題轉到李言慶的身上,本身就是一種試探。只不過,房玄齡沒有想到,杜伏盛合運幺直接的問出來。什么叫做‘還有機會嗎,?
說白了就是杜伏盛開始動搖了……他對當初歸順蕭隋的決定,似乎有些后悔了!這也是人之常情。杜伏威和房玄齡畢竟不太一樣。
房氏也算是山東大族,房彥謙雖然很出名,但卻并不只是他這一支。事實上,房彥謙如果不是因為李言慶那一石灰吟而聲名鵲起的話,在房氏族中的地位并不高。隋唐之交,房氏共出現了三個名人,除房彥謙之外,尚有房玄藻和房獻伯。這兩個人在當時,才是受房家鼎力支持的人。
但是,隨著房玄藻兩人被殺之后,房家依舊沒有把主要精力投注于房彥謙一支。
畢竟是山東大族,處于李唐治下。
于是房家又開始培養新的人才,以寄希望他日在李唐治下站穩腳跟。
不過,秉承‘不把所有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的世族哲學,房家還是給予了房玄齡一部分支持。所以,即便蕭隋沒落,房玄齡憑借房家的力量,也能夠自保。這就是在亂世之中,身為世家子弟的好處……
而杜伏威呢,只是一個草根出身。
在亂世中,他或者竊國稱王,或者身敗名裂,絕無鼻二個選擇。身為江淮悍匪,自封歷陽總管,可那又如何?比他更強橫的英雄,諸如竇建德、李密之流,不全都被干掉了嗎?杜伏威很清楚自己的劣勢……行軍打仗,他不害怕;搏殺疆場,也無所畏{ao可是他的年紀太輕「今年也不過二十三而已,資歷太淺……
論名聲,他不如李密。
論閱吞,他比不得竇建德……
更不要說出身如李密和王世充!
可現在,這些人都已經死了。
杜伏威當初提出要歸順蕭隋,是因為李淵尚未登基。
在大多數人眼里,隋室仍為正統。但現在呢?隋窒已經日暮西山,而李唐王天下之像,更無可阻擋。在這樣的情況下,杜伏咸若不做些打算,也就不是杜伏威導。這頭江淮棧虎,不禁兇猛,也很聰明。房玄齡心里暗自嘆了口氣,語氣依舊溫和“杜總管……”
杜伏威連忙道:“大人,總管一說不過是個笑話。自伏威義陽慘敗,已當不得總管二字。若大人不嫌棄,可直呼伏威之名,或似當年,喚一聲老杜就行。“呵呵呵,老杜二字,伏威恐怕是當不得的。杜伏威臉色一變,眼中閃過一抹兇光。”房喬這么說,并非是看你不起。
而是我有一好友,亦名‘老杜,……呵呵,若將來相見,豈不是混了?不過,房喬癡長總管些年歲,老杜稱不得,杜卻可喚出口……只是不知道如此,是否冒昧?”
原以為房玄齡不同意,是看他不起。
沒想到,居然是這么一個愿意。想想,自己和房玄齡相差了近二十歲,人家喚他一聲杜,倒也在情理之中。不過,杜伏威馬上就反應過來。房喬是什么意思?
他有一個好友,也叫老杜?那是誰……哦,我想起來了,房喬有一摯友,名杜如晦。慢著慢著,杜如晦如今好像是在李唐朝中效力。似乎是河南王一系中人。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