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四章 海門鎮(二)-《篡唐》


    第(1/3)頁

    二月時,春暖花開。

    粵西地區連綿不斷的細雨,更增添了幾分南方獨有的柔美之氣。

    海門鎮,位于交趾以東,也就是今天越南的海防市。坐落在紅河三角洲之上,左有涂山,右有下龍灣,形成了一個獨特的屏障。如果把整個交州形容成一座房子的話,海門鎮就是這座房子的玄關所在。自開皇年間,就開始出現漁港村落,成為一處與海外接軌的重要場所。

    武德四年,李言慶正式收取交州。

    第二年,他便從邕州把安南都督府遷至交趾,正式確立了他在粵西嶺南地區的主導地位。

    不過在當時,這種主導,只是名義上的主導。

    羅竇的黑俚在粵西地區頗有勢力,李言慶也不想和羅竇發生沖突,于是主動退讓,撤出邕州和欽州,轉而把都督府設立在交趾,也是向羅竇表明,他無意去觸動黑俚人的利益。

    其實,這看似是怯懦的退讓,卻把黑俚的發展,局限在兩州之地。

    特別是在房玄齡出任洪州總管之后,其勢力范圍以毗鄰嶺南,可以有效的對黑俚人形成壓力。羅竇雖然占據了兩州之地,卻難以獲得更大的發展。畢竟,粵西以西的云貴,黑俚人無法控制。當地的俚僚雖與黑俚人有聯系,但絕不會允許羅竇擅自撈過界……而粵西以東的馮盎,更是一個黑俚人不敢去招惹的龐然大物。

    馮家的力量原本就大過黑俚,如今歸附李唐,馮盎更被封為和州總管,兼領八州刺史。乍聽之下,羅竇那個‘俚王’的名頭遠勝于馮盎。可問題是,他這個俚王不過是兩州的俚王,除了粵西的俚人,誰會承認?哪怕是在粵西,也不是所有俚人對羅竇信服。

    反觀馮盎雖不是俚王,但在粵東,卻猶如俚王。

    最重要的是,他那八州刺史的頭銜,是朝廷正式敕封。從官方來說,馮盎無疑更正式一些,遠不是羅竇那種全無半點實權的俚王可以相提并論。哪怕朝廷承認羅竇是俚王,也沒有給他任何足夠的好處。這在開始,或許還顯現不出來……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馮盎對粵西的蠶食開始加大,羅竇從最初的占盡上風,漸漸的有些抵擋不住,處于下風。

    武德五年末,當嶺南局勢基本上已經穩定下來后,所有人的目光就集中在了云貴地區的僚子部之戰上面。當時,中原局勢也很復雜,可是對身處于嶺南的人們來說,僚子部的戰爭,無疑更吸引人一些。原因非常簡單,因為僚子部之戰,幾乎是一個全新的作戰模式。

    一群沒有任何身份的士兵,不需要任何的名義,只為金錢而戰……這與華夏歷史上所尊崇的‘師出有名’,可謂是大相徑庭。馮盎也好,羅竇也罷,他們不再是以主帥的身份而出現,而是作為龍騎兵的合作者,一旁安靜的觀戰。

    這對于馮盎等人而言,卻是一個全新的盈利模式。至于最后攻占僚子部后所掠奪的財富,有半數以上將歸于馮盎羅竇所有。余者,歸于俚人戰士。

    在第一次僚子部之戰中,羅竇派出八千白俚,馮盎派出三千俚兵。

    結果是大勝而回,造成了半數俚兵借機買回自由之身,而馮盎和羅竇等人,收益頗豐。

    隨后,李言慶下令發動對僚子部的全面攻勢。

    羅竇一下子集結了兩萬余人,供李言慶調遣;馮盎也從海島上調出近萬人俚兵,征伐僚子。

    于是乎,李言慶的手中一下子就多出三萬兵馬。

    這三萬人隨著白衣彌勒的隨軍彌勒加入,開始被洗腦。

    昔曰所接受的種種觀念,終究比不得實實在在的真金白銀劃算。

    武德六年,李言慶受真臘國國主邀請,龍騎兵再次出征,羅竇麾下的黑俚部眾,也開始要求加入雇傭兵的行列。李言慶在不斷分割羅竇勢力的同時,又請房玄齡加大對嶺南地區的漢人遷徙。為此,李言慶更給出了許多優惠條件,諸如土地的贈與,稅賦的減免等等……同年,李言慶下令在海門鎮修建海門港,開始對外加強聯絡……陸地的盡頭,是海洋!

    占居了海洋,才算是掌握了未來!

    只不過,李言慶的這種大航海思想,能夠理解的人并不多。別說是嶺南這窮鄉僻壤了,即便是在中原,恐怕除了徐世績、長孫無忌這兩個和他從小一起的伙伴能夠理解之外,甚至連薛收杜如晦,也無法接受。

    好在李言慶手中還有一個麒麟館,他有足夠的時間,向人們灌輸他的思想。

    這一輩兒也許不太可能了……但下一輩兒,下下一輩兒,隨著時間推移,一定會有人,會有更多的人理解他。當然,這些想法只存在于他的腦袋里,除了朵朵之外,連長孫無垢和裴翠云,也不知道。

    這并不是李言慶對長孫無垢和裴翠云疏遠,只是因為朵朵和他在一起的時間最長。兩個人可以說是從小就在一起,雖則后來分開了一段時間,但要說受影響最大的人,那肯定還是宇文朵。從小聽李言慶那些稀奇古怪的故事,雖然嘴巴上不說什么,可心里面卻始終把李言慶當作最博學的人。李言慶講的很多東西,也許無垢和裴翠云不懂,但朵朵一定明白。

    也許,這就是所謂的心有靈犀!

    總之,李言慶營建海門港,對整個粵西,乃至于嶺南的影響,極為巨大。

    許多在龍騎軍中獲得了自由身的俚人,紛紛前往交州置業,于是為交州帶來了大量的人口。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