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魏征的決斷(三)-《篡唐》
第(1/3)頁
這一夜,魏征可說得上是徹夜未眠。
一方面他希望李言慶能夠輔佐李建成,順利登上皇位,解除李世民的威脅;另一方面卻又有些猶豫,因為細想起來,手段強硬的李言慶,似乎比李建成更適合在這個時候登上皇位。
至于李世民?
魏征也不是沒有考慮過。
但由于身處不同的陣營之中,他對李世民的感官,自然算不得太好。
而且,因為李言慶的出現,使得李世民頭上的光環隨之削弱許多,魏征也生不出臣服之心。
論出身,李言慶也是關隴貴族。
論名氣,李言慶少而成名,設麒麟館,已成為士林之中的代表。
論人脈,李言慶和多家世胄關系密切……論戰功……李無敵之名,更非李世民可以相提并論。
細算之下,似乎李世民除了一個皇子的身份之外,勿論是從各個方面,與李言慶都無法相提并論。
而當今的太子又不是李世民,這正統之說,自然也無從談起……不管怎么說,還是應該把李言慶先請回長安再說。至少他在長安,可以壓制住秦王的氣焰。
——————————————————————————初夏的長安,有些炎熱。
武德八年的夏天來的似乎有些早,以至于才四月,天氣熱的如同酷暑時節一樣。有道是福無雙至,禍不單行……伴隨著早來的酷暑,關中迎來了罕見的旱災。從四月初至五月,老天爺未降下半滴雨水。許多地方的土地,干裂的好像嬰兒的嘴巴一樣,田地間,也出現了大面積的枯死。
在這種酷熱之中,長安的氣氛陡然間變得非常古怪。
四月時,平陽公主突然患上重病,一病不起,就連宮中的太醫也束手無策,眼見著一天天的虛弱下去。
隨后,長安坊間流傳童謠:桃李落,八百里秦川定風波……這童謠乍聽起來,似乎并沒有什么古怪之處。
但若聯系到長安如今的局勢,似乎又隱藏著許多深意。桃李落,說的恐怕就是李建成。
昔年桃李章,猶在耳邊回響。
十八子當天下,于是就有了李淵起兵太原,定鼎關中。
如今,太子李建成當朝,總理一切國務。換句話說,李建成已隱隱代表著曰后的李唐江山。
八百里秦川定風波?
似乎更容易解釋:如今誰最有可能威脅到太子的地位?
毫無疑問:秦王李世民……昔年,戰國群雄并起,暴秦已八百里秦川為根基,橫掃六國,統一天下,成就不世基業。
秦王,豈不就是當年的秦國?
難道說,這秦王將會取代太子,登基問鼎不成?
一個童謠,使得長安本就緊張的氣氛,頓時變得古怪起來。
如果說原先大家雖然在明爭暗斗,但始終都保持在一個李淵可以容忍的限度,那么現在,這個限度已經被打破了!
李世民和李建成之間,似乎已經沒有了緩和的余地。
再這么繼續下去的話,或者說,繼續容忍李世民這樣子和李建成斗下去的話,這江山早晚必亂。
李淵,開始猶豫起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