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妙法蓮華經》。 王鯉嘴角微翹。 這看起來似乎是緣分,但實際上更多的是因為這本經書在佛門中具有極為重要乃至于偉大的意義。 心神沉入,異象再現。 相比他第一次接觸這本經書,此刻的異象更為驚人,且更符合佛門特征。 青蓮變成了純粹的金蓮,而且蓮花盛開更為迅速,朵朵金蓮從地下、虛空不斷涌現,夜空下的河畔染上了一層金光。 不辨來處的佛音誦念著經文,浩蕩的氣息轉眼便引得河中無數游魚上涌聚集,岸上也漸漸匯起了蛇蟲鼠蟻、飛禽走獸,縱是天敵之屬,此刻也端然聽經,無有爭斗。 這一部更為古早且不知為何人手書的《妙法蓮華經》,讓王鯉對步步生蓮訣的領悟更上一層,同時補足了某些連他自己也還未發(fā)覺的缺漏,真正將步步生蓮的修行法門臻至圓滿。 靈山。 佛祖終于開口了。 “玄奘開慧,一朝頓悟,此乃佛門之幸。”一句話,為此時定下了基調。 當即,座下佛陀菩薩諸羅漢皆齊聲而贊。 只是隨后,觀音卻道:“玄奘修行,往后劫難也當有所更易。” 如來澹然:“此事由菩薩總領,自決便可。” 觀音垂首:“遵法旨。” 如來放眼一望,靈山盛況接收眼底,再看那被金蓮簇擁其中的玄奘,不由微微一笑。 佛門大興,近在眼前。 至尊之道,當得圓滿。 天庭。 旒珠之后,玉帝面容不顯。 下列仙班多垂首,凌霄寶殿寂無聲。 最后,還是太白金星第一個站了出來。 “陛下,玄奘乃如來佛祖二弟子金蟬子轉世,有此天賦也是合理,況且他在佛前聽經無數年,此時頓悟,亦在情理之中。” 此言一出,眾仙紛紛附和。 當中,唯有一人撇著嘴,目光掃到身前身后的同僚,多有不屑之意。 李靖惡狠狠地瞪了他一眼。 哪吒藐然一笑,依舊沉默不語。 隨后,太白金星那張慈眉善目的面孔又笑呵呵地說:“玄奘踏入修行之道,當為慶賀,老臣懇請陛下以九轉金丹賜之。” 倏地,殿中又安靜下來。 九轉金丹,天上地下獨一無二,唯有老君出品。 此丹神妙,貫通大道。起死回生是應有之義,立地升仙也不過尋常。 哪怕是對已經成仙的生靈,也大有裨益。 縱然是大羅金仙服下一顆,也有所增進。 此等仙丹,如何能平白無故地給那佛門之人? 許多仙神這般想著,心中頓時不忿,看向前方的天庭老好人太白金星時也有些怨念。 可與此同時,也有許多人突然想到了別的,頓時望向太白金星的目光里又多了贊許、警惕或憤滿的神采。 不論其內心如何作想,總之一部分人是持有反對意見的。 然而,玉帝絲毫沒有給他們機會。 “愛卿言之有理!玄奘取經,是為眾生而計,此刻開悟,實為喜事!天庭理當慶賀,此時便交由你親自去辦。” 太白笑瞇樂呵地躬身:“老臣領旨。” 三言兩語將此事定下,便也容不得他人反駁了。 而這邊剛剛確定下來,真身在南海紫竹林靜修的觀音立刻心潮涌動,掐指一算,不禁面色微苦。 玄奘踏上修行之道,有些劫難就必須修改,可他如果渡劫證果,那有些劫難就得從頭推翻。 但劫難之數,牽涉多方,豈是能夠輕易更改的? 或許,應當阻止玄奘服下九轉金丹,或者用其他方式限制玄奘的境界提升…… 通天河畔,金蓮漸漸收斂,異象徐徐消失。 王鯉三番悟法,河邊三重異象自然不會躲過河上三人的目光。 八戒與沙僧心中多為震驚,次為喜悅。 而鯉魚精則多為嫉妒,次為震驚,又復憤恨。 想他在菩薩的蓮花池中待了不知多少年,才終于開了靈智,又聽了多年菩薩講法,才漸漸通明修行之道,有此一身修為。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