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次日。 一張張布告被貼在了鬧市口,并安排有識字的差役當眾宣讀。 百姓無不聞之訝然。 有那些個明白事理的人,想到這月余時間,在神京中傳的沸沸揚揚的謠言,不禁的搖頭嘆息,感慨民眾的易于哄騙。 人云亦云。 三日后。 神京的南城區,前明興建的天壇南部圜丘。 寅時初。 聽過布告的百姓們便三三兩兩的過來,準備看熱鬧。 除了每年正月的祈谷禮、冬至時候的祭天大禮,皇帝在六月份到天壇祭祀社稷的情況,還是極為稀罕的! 看著熙熙攘攘的人群,簇擁著承德帝而來的賈琮暗自咋舌。 果然,看熱鬧才是老百姓的天性所在。 這紅樓世界亦不能免俗! 隨著齋宮的太和鐘被重重敲響,承德帝以及文武百官們已經站在圜丘下方。 在清脆悠長的鐘聲里,告戒陪祭的百官及執事人員各就各位,賈琮站在百官前列,看著承德帝被引導著登上祭天臺。 心里感慨頗多。 作為皇帝,要忙事情真是太多了! 潛心齋戒了三天的承德帝,身著天子袞服,頭戴祭祀社稷的絺h)冕,踏著石階,緩緩登上祭天臺。 神色無比肅穆。 五旒搖曳,上玄下纁的冕板前圓后方、前低后高,前者寓意天圓地方,后者責是象征著低頭,表現出帝王對上天的謙虛恭謹。 畢竟天子嘛,上天之子也! 袞服上衣繡一章為粉米,下裳繡黼、黻二章,上衣繡粉米,乃取民有所養之意,下裳繡黼黻,取其果斷、明察之意。 冠冕五旒,衣裳三章,說不盡的肅穆莊嚴。 巨大的圜丘下方。 朝廷的文武百官們列隊而立,四周禁軍俱是瞪圓雙眼、槍戟斧鉞林立,森森寒光閃爍間,叫遠處來看熱鬧的百姓下意識的壓低了呼吸。 東方天色漸亮。 鐘聲忽止,旋即鼓樂聲起,祭天大典正式開始。 第一項是迎神。 亦叫做燔柴迎帝神。 在贊引官的清亮贊歌聲里,承德帝點燃燔柴爐里的柴草,侍從將敬獻上天的一整只牛犢放到爐口焚燒化,將人間帝王的敬意傳諸于天上。 圜丘壇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