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鄭寒自然是不敢讓沈珩去,畢竟人出事兒了他沒法跟沈千帷交代啊,可沈珩這小子賊精。 早料到會如此,所以偷偷藏在開拔的大軍里,跟著去了。 直到兩軍開展后,首場戰(zhàn)役的立功名單呈上來,鄭寒才知道這小子不僅來了,還立了功,又氣又好笑,趕緊給正在趕來的沈千帷寫了信。 上陣父子兵。 沈千帷當年是硬要跟著沈赫上前線,如今沈珩跟他一樣,也是自己悄默聲就跟來了。 沒辦法趕人走了,只好留下來。 然而對付大梁可沒有當年對付燕胡那么容易,燕胡是游牧民族,大梁卻和北狄一樣,是農(nóng)業(yè)大國,且資源不比北狄少。 這必將是惡戰(zhàn)。 尤其這將近二十年的休養(yǎng)生息,燕胡也并不老實,看見大梁對北狄發(fā)兵后,也是蠢蠢欲動。 如果兩國聯(lián)手夾擊,那北狄就危險了。 所以一邊防著燕胡,一邊迎戰(zhàn)大梁,沈千帷作為主帥,也是高度緊張。 戰(zhàn)事持續(xù)到冬日,幾場大雪后,便愈發(fā)焦灼起來。 打探到消息,大梁的糧草再有三四日就能運到,而北狄這邊因為大雪封路,恐怕糧草還得十日才能到,這就危險了。 于是沈千帷決定兵行險招,親自帶兵深入敵腹,劫糧草,燒軍營。 這消息被沈珩得知,他深知父親是軍中主帥,是主心骨,不能出事,所以便覺得自己去。 拿出忠勇侯世子的身份,倒是管用,點了一批兵馬,便趁夜色沖了出去。 等沈千帷知道的時候,人已經(jīng)離開了。 茫茫大雪,根本一點痕跡都沒留下,要不是沈珩留了親筆信,沈千帷都要覺得兒子已經(jīng)人間蒸發(fā)了。 人已經(jīng)去了,這邊只能按著計劃,大力進攻,拖住大梁的主力,讓他們后方空虛。 沈千帷看著鵝毛大雪,心也是沉入了谷底。 還好,三日后沈珩滿身是傷的回來了,他做到了,成功的劫了大梁的糧草,還偷襲了他們的軍營里的糧倉,一把火都燒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