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鄭和啊,你用漕船船圖做寶船,遇上大風浪定然翻船?!敝煺败馈? “瞻墉殿下,如何知道?” “我就是知道?!? 朱瞻墉這才轉過身:“我幫你畫出能出海的船圖,不過本皇孫有一個條件,你下西洋,帶走宮里的所有大監。” 他譯的史料中,就有鄭和下西洋部分。 大船按漕船所做。 漕船容易側翻,所以朝廷南北運輸糧食只走河運,而少走海運,一旦走海運,那肯定是發生了不能走漕運的特殊情況。 他對人前顯圣沒興趣,不想一輩子當備胎,眼下需在京城站穩腳跟。 至于他展示出的能力? 以后有老朱等人,誰知道會發生什么,誰知道會在他們身上提取什么能力? 還不如一開始就展示出來,混了年少聰穎過人的名頭,所有事都能往這推。 鄭和目光疑惑看著朱瞻墉,他不相信朱瞻墉能畫出船圖。 朱瞻墉想了想許久,能一次帶走大批大監的只有鄭和,見鄭和不信,只能先博取他的信任。 “寶船吃水不深,易在浪中翻船,故而你的計策是,沿著大明的海岸行駛,我說的可對?” 鄭和僵住了,渾身微微顫抖一下,他緩緩抬起頭,看向朱瞻墉的目光完全變了。 “這個計策,卑職還未告訴陛下,絕對無人知曉!殿下是如何知道的?” 朱瞻墉譯這段史料時,當時他還在想,與哥輪布發現新大陸,相距不過幾十年,為何不是鄭和? 鄭和船隊浩浩湯湯,云帆蔽日,卻如不敢出深水區的孩童,沿著海岸耍耍。 所以沒發現新大陸。 總而言之,還是造船技術不支持。 見鄭和神色猛然變化,朱瞻墉停住了,讓他自己領會。 我不理解,但大受震撼,這就是鄭和此刻的心情。 鄭和拜伏在地上,大聲: “不知瞻墉殿下為何造訪,若真能畫成,卑職便將宮里的大監,一同帶下西洋!” 交易達成。 “拿炭筆來!” 朱瞻墉挽起袖子,他方才在這里琢磨好一陣了,不由暗自思忖起來。 他陷入沉思:“我要改的話,應改船身比例,讓船底吃水更深,光靠龍骨和首柱支撐不行,需設多道橫艙壁穩固,阻止船身進水,兩船舷之間裝披水板,減震抗飄,阻絕深海中洶涌的風浪。 朱瞻墉咬著毫筆,努力回想看過的內容:“我光做到這些不夠,確保船身能抗住大浪,還需要改進木板拼合的結構?!? 腦袋一想全會了,手上卻不配合。 朱瞻墉倏然想到,能在朱元璋等人身上提取能力。 似是有了感應,那道稍顯年輕的嗓音響起,他是肆。 肆:“在下擅長督造,興許能助你完成?!? 朱瞻墉問:“你擅長督造什么?” 肆:“農事,紡工,冶煉,鑄造,兵器,火藥,制鹽,凡經過在下手的,無一不成?!? 朱瞻墉問:“我能隨意提取你們的能力嗎?”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