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奉天殿旁,文樓, 今日講學是翰林學士王景,講授梁惠王章。 朱瞻墉抬頭望去,皇孫勛貴坐滿文堂,跟來的張輗則時不時看向他。 一個時辰后,散了堂。 “你跟著我,作什么?”朱瞻墉有些不耐煩地回頭。 剛才在文樓,張輗便時不時眼巴巴地望著他,從文樓出來后,張輗一直跟在后面,始終保持幾米距離。 此刻看見朱瞻墉回頭,張輗低下頭,左手拉著右手的食指,右手又拉著左手的食指,就這樣糾結擺弄著,不說話。 朱瞻墉繼續向前走。 張輗又跟上。 這家伙有點奇怪,他似乎有事求我,但又不肯說……朱瞻墉走到長安左門,轉身:“本皇孫告誡你,別再跟著我了。” 張輗僵在原地,并沒離去,站在朱瞻墉住所的大門前,似乎在等朱瞻墉出來。 到了晚膳。 張九湊過來小聲:“殿下,快宮禁了,他還在外頭。” “把他帶進來。”朱瞻墉吩咐。 張輗跟在張九身后,眼神茫然四處打量,看見朱瞻墉又立馬站好。 朱瞻墉質問:“為何跟著我?” 張輗抿了抿嘴巴,遲疑片刻不出聲,無辜的眼神看著朱瞻墉,然后又低下頭。 “送他出宮!”朱瞻墉故意看向旁邊的張九。 張輗頓時緊張起來,手上慌亂失措,開始開口:“我…我想請殿下……賜一個太醫,我聽朱瞻圻說,殿下最近畫了一幅船圖,令陛下龍顏大悅……” “你有病?” “是……是我侄兒。”張輗擺弄著手指,眼神期盼盯著朱瞻墉:“我侄兒病很久了,大兄說治不好,可我不信……我想讓太醫給他看看。” 御賜太醫,是皇帝對臣子的恩賜。 如今朱瞻墉的地位,自保尚且不能,哪有資格給新城侯請太醫。 朱瞻墉端起碗,讓張九送客。 張輗被不情愿地拉了出去,等到次日清晨,朱瞻墉出門又瞧見這憨貨站在大門,像昨天一樣,亦步亦趨的跟著他,也不說話。 朱瞻墉轉身,輕嘆一口氣:“好吧,我跟皇爺爺說說。” “殿下,若請太醫給我侄兒瞧病,我張輗以后就跟殿下混了。”張輗敦厚地站在那,咧嘴笑了起來。 他大兄張輔是第二代英國公,他的父親張玉是榮國公,但張輔是擁護朱高煦的人,這也是朱瞻墉不肯幫他的原因。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