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兩日,朱高熾真是被那本奏本難住了。 微胖的身軀都瘦了兩斤。 翻閱洪武留下來的、關(guān)于計口鹽法的典籍,試圖看看計口鹽法的弊處,可高皇帝的過失和弊政,誰敢寫? 因此。 看到的,都是寥寥幾筆,或者史官稱頌的記載。 恍恍惚惚回到東宮,朱高熾面上似是陷入深思,連朱瞻墉怎樣出現(xiàn)在身前,也沒瞧見。 “瞻墉啊,父王今日無暇,你吃些糕點便回去吧。” 說著,輕嘆一口氣,把面前的錦盤推到朱瞻墉面前。 朱瞻墉是來告訴朱高熾,他被人坑了,朱棣還不知鹽法的事,這本疏奏閱不閱,皇爺爺都不會高興。 可朱高熾還不知他攔截解縉的馬車,所以,朱瞻墉還需裝出茫然的樣子。 “父王有心事?” 朱高熾似是覺得壓在心里不舒服,于是點點頭:“父王本是想,趁著觀政的機會,替你皇爺爺分憂,如今一本疏奏,就難了三日……” 他長吁短嘆時,奉天殿的老太監(jiān)大步進來傳:“太子殿下,陛下問那疏奏,何時送去奉天殿?” 朱瞻墉把那本疏奏遞過去:“這本疏奏,東宮不閱了。” 朱高熾楞了楞,震驚地看著這個膽子很大的兒子,不過現(xiàn)在想閱,也只是無能狂怒,閱奏不是打勾打叉,背后牽扯許多百姓。 聽著朱瞻墉的話,老太監(jiān)心里有些生氣,但也算有了答復,轉(zhuǎn)身回去稟報。 朱高熾深深地吸了一口涼氣,側(cè)過頭有些生氣:“混賬!怎能說出這樣的話,完了,你皇爺爺定抽你的皮……” “子不教父之過,皇爺爺要教訓我,會先教訓誰?” 朱高熾面上一緊,感覺后背發(fā)涼起來。 “咋辦?” “一會兒皇爺爺召父王,父王如實說便是。” 朱高熾輕嘆一聲:“你可知,計口鹽法的難處?” “兒臣當然知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