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朱瞻墉想告訴肆。 可他覺得。 肆未必能聽懂其中的微妙反應,于是認真地想了想,便告訴肆:“關鍵之處,在于加入其中的草灰。” 肆:“草灰…草灰……” 于是,肆下線了。 朱瞻墉也收斂心神。 加碘雪花鹽弄出來,若它的功效傳世,會引起轟動吧!可如何獲得鹽票? 朝廷改了鹽法,商賈不能自己制鹽,要先將糧食運到邊陲,鹽司再兌換鹽票,用票換鹽,或者直接用銀兩,在鹽司購買鹽票。 用銀兩買,自然最方便,所以新鹽法剛出來,京城鹽司的鹽票便被士紳買空了,只剩下第一條。 可如何獲取糧食? 他并沒有糧食,讓老朱寄過來只怕都要發芽了。 朱瞻墉想了想,目光落到了張輗身上。 張輗也注意到朱瞻墉的目光,頓時跑過來。 “殿下,有事啊?只要不是叫我燒了我家宅子…不,就算燒了,我不會遲疑的。” 朱瞻墉救了他的侄兒,張輗很講義氣。 “侯府有屯糧嗎?” “有呀,我大兄在京郊有三座大糧倉,里頭放著府上佃戶年年收上來的大米和谷黍。”張輗很實誠,全部交代出來。 新城侯食祿兩千石,加上皇帝賜給張家的幾千頃田莊,年年收上來的糧食,囤積在糧倉里,是京城一流大戶豪紳。 “我想借侯府一點點糧。” “憑我和殿下的關系,何須說一個借字,我送殿下,不過,一點點是多少?” “一萬石!” “殿下,我家里還有事,我先走了。” 朱瞻墉命張九關上院門。 等張輗從院里出來時,滿面不情愿,鬼鬼祟祟地模樣出了宮,往京郊自家的糧倉而去。 朱瞻墉再見到他時,已有二十余輛大糧車,排列在長安大街上,長安大街雖常年有商隊往來,這糧隊,百姓依然覺得震撼。 張輗卻很緊張:“殿下,快!不然被阿姊截住就不好了。” 朱瞻墉也想快,糧倒是有了,可誰來押運這些糧車? 朱瞻墉不可能去,張輗也不可能離京,如此大一票,需要信得過且能辦事的人,押運起來也會很棘手,他想起一個人。 老太監祈忠,聽完朱瞻墉的吩咐,他受高皇帝旨意,就是給眼前的公子當家奴,笑吟吟道:“老奴去了。” ……… 新城侯府。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