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朱瞻墉遞過去:“吳大人若同意,便在章上簽個名。” 吳中嘴唇抖了抖:“殿下還沒說清楚。” 朱瞻墉想了想,道:“若吳大人推心置腹,這便是先生寫給學生的批注,若吳大人貪婪奸詐,這便是勾結我父王的罪證。” 吳中干笑:“殿下為何看重下官?” “我聽吳大人替皇爺爺守城時,擊潰了建文帝的南軍,抵御撫綏薊州有方,治理旱災和蝗災功績卓越………是個詭計多端的人。”朱瞻墉笑著說道。 吳中面色一僵,笑道:“我的功績,殿下倒是清楚的很呀?” “簽不簽?” 吳中想到四縣的饑民,又想到明日朱棣還會召他商議此事,心中一嘆,便把本子接過來。 左右看了眼,四下無人。 他一邊簽一邊嘀咕:“殿下為何要用大學?” “這個啊,因為大學篇幅短……吳大人簽在空白之處,對,這里這里。” 簽完字,朱瞻墉收回本子。 吳中微笑地看著他,心說老夫看你今后如何在京城立足。 ………… 奉天殿。 朱棣雖將吳中打發走了,心中仍憂慮蘇松湖嘉的百姓,在殿中踱步,蹙著眉,似是在思索良策。 朱瞻基眨了眨眼睛:“皇爺爺既然牽掛,為何不準吳大人的賑糧?” 朱棣悉心教導道:“二十萬大軍正平定安南,漢王北征,朕要保證國庫有糧草,瞻基啊,當皇帝便是如此,千古圣賢明君,不外乎一個明字,若斷了糧草,就會失去軍心。” 話音剛落,老太監便抱著云展傳:“陛下,吳大人覲見。” “他又來作甚,朕不是說過,讓他也想想辦法。” “可是……” 就這樣,吳中被打發走了。 一連幾日,也不來奉天殿,不上疏奏,朱棣有些生氣,命人將他召來。 吳中低著頭,左腿邁過門檻,迎著朱棣不悅的目光,一步一步走到大殿中央,躬著身:“臣,見過陛下。” “朕不過說了你幾句,便幾日不來覲見?”朱棣目光盯著他。 “是陛下不愿見臣……” 朱棣很生氣,可他也喜歡吳中直言直語的性子,他娘的,只能忍下來。 “這幾日在做什么?” “臣想到解決之策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