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兒臣率兵,從北平府出關,恰逢入冬之際,大軍染上這樣或那樣的疾病,士氣堪憂,兒臣出關七日后,有萬余名韃虜過來搶糧,兒臣命騎兵前去迎敵,讓步卒將糧草保護起來……” “兩軍混戰一場,難分勝負,兒臣親自率步卒趕來,兩面夾擊,將韃虜的萬余兵馬截成兩段,韃虜一時間也攻不下來,此后不久,攻勢被壓了下去,他們開始陸續逃跑。” (此處省略五千字細節…… …… “將士雖是疲倦,但機會難得,兒臣下令追擊。” “兒臣又追了二里地,發現小股敵騎營地…” ………… “至于戰損,大軍戰死三千余人,重傷者兩千,輕傷者六百,斬殺韃虜六千余人,俘虜三千,截獲糧草三萬余石,牛羊牲畜千余匹,戰馬三千余匹……” 朱高煦越說聲音越亢奮。 朱瞻墉和朱高熾站在旁邊,這是朱高煦的高光時刻,他們父子也插不上話。 打勝仗對朱棣來說,不算新鮮事,可聽到捷報,難免喜形于色。 尤其是他喜歡漢王。 朱棣點頭:“做得好!” 縱然不能往上封官,還是意思意思,賜給一身紫紗袍,一條白玉帶。 朱高煦喜不自勝,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兒臣蒙父皇厚愛!” 倏然,朱棣面色自若,深深長嘆一口氣。 朱高煦北征時,正值入冬之際,如今快要開春了,安南卻未傳回捷報。 這時, 長安左門,兵部尚書金忠手按著官帽,猶如一陣急風,飛奔至奉天門前。 宦官匆匆迎上來:“金部堂您要見駕?” “快讓開,本官要見陛下,安南出大事了!” 宦官臉色微變,也不敢阻攔。 金忠火急火燎進殿,無視朱高煦和朱瞻墉等人,將手中的急報呈上。 朱棣眉頭緊鎖:“兩月不能攻下升龍城,朕就知道,安南定會橫生變故,說吧,何事?” 金忠緩了緩神:“新城侯敗退,成國公退兵途中,盡忠了!” 朱棣仰首,望著大殿金梁:“朱能這個混賬,比朕還小幾歲,總是嚷嚷著三十人能擊潰南軍萬人,朕還沒薨逝,這廝卻先盡忠了……” 金忠唉嘆一口氣。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