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四卷 第四章 當(dāng)頭棒喝-《漢生指南》


    第(1/3)頁

    “陛下,請用茶!”

    生活在宮中,生死榮辱盡系于張涵之手。見張涵似對妹妹不滿,大喬趕緊送上一杯果脯奶茶,岔開話題。

    “嗯,算你啦……”

    張涵笑瞇瞇地握住大喬的纖手。一抹紅霞飛上大喬的臉頰,她又不敢躲,不覺低頭避開張涵那灼熱的目光。

    張涵心中大動,他閱人多矣,也不為己甚。松開了大喬那柔若無骨的玉手,凝脂般滑膩的手感卻縈繞在指間。

    張涵不動聲色,端起茶杯對著支婁加讖說了聲:“請!”

    大小喬是當(dāng)時著名的美女,與甄宓并稱一時,被時人贊嘆“河北有甄宓,江南大小喬”。隆武元年,甄宓早已與張寧訂親。張涵沒有唐玄宗那么變態(tài),為了追求‘真愛’。娶了兒媳婦楊貴妃,就馬馬虎虎納了二喬姐妹入宮了事。

    前文里,支婁加讖在稱贊張涵英明神武時,曾經(jīng)說過到過選秀女一事。

    選秀女在東漢成為了定制,被人形象地稱之“美女稅”。獻帝東歸后,為了充實皇宮,也選過秀女的。秀女一旦被選入宮中,基本上,便要與家人天人永隔,永世再難相見了。而且,皇宮中秀女無數(shù),能夠得到皇帝寵幸的,實在寥寥無幾。許多宮女就這樣郁郁一世,孤苦零丁的死在皇宮之中。

    所以,一般沒有人家愿意讓自己的女兒被選中。每逢選秀女的風(fēng)聲流傳,都會在民間引起強烈的恐慌。百姓便會迫不及待的將自家的女兒嫁出去。《拉郎配》便是由此引發(fā)的一場黑色幽默。張涵知道其中情弊,他給獻帝選秀女,實是沒安好心。

    待張涵自立為帝以后,選秀女的事就立刻提上了日程。坦率地說,張涵不是不動心的。天下美女任由采摘,不動心的,那是太監(jiān),張涵可不是太監(jiān)。不過,誰都知道,此事不遭人待見。張涵轉(zhuǎn)念一想,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以有限的精力,投入到無限的美女身上,只怕他堅持不了多久,便要精盡人亡了。就算是“天天入洞房,夜夜做新郎”他又能占據(jù)多少美女。況且,真要那樣做,也就不是什么樂趣,而是在做鴨子了!

    于是,張涵幡然醒悟,將宮中20歲(不包括20歲)以上的宮女,及25歲以上女官盡數(shù)放出宮去。當(dāng)然,無處可去的,也可以憑自愿留在宮中。

    同時,張涵還規(guī)定:秀女每三年一選;每次選秀女不得超過一百名;秀女的年齡限制在十三至十五歲之間;秀女須身家清白,不是出自世家大族公卿權(quán)貴之家――換言之,外戚不得擔(dān)任要職;并將“20~25萬以上,皇帝沒有臨幸過的宮女,每年可憑自愿放出宮去”定為了定制。

    白了,閑著也是閑著,既然自己用不上,便不要浪費資源了。那隋揚帝后宮10萬美女,唐玄宗的后宮有4萬美女,純是吃飽了撐的,累死他,他也用不了―_―。

    詔旨一下,民間是歡聲雷動,齊聲稱頌張涵圣明。誰人沒有女兒?誰人又不愛惜自己的女兒?這樣一來,哪怕被選入宮中,至多不過是耽擱十二年時間而已。

    目前,晚婚(指十七八歲結(jié)婚)的風(fēng)氣在社會上稍有流行。皇室引領(lǐng)風(fēng)氣,再打出神醫(yī)華佗的招牌,老百姓還是很認這個的。女子二十五歲的話,是稍微大了些兒,可也未必不能找到好人家。況且,小戶人家的女兒,在宮中待上五七六年的,出來時才20歲,憑著學(xué)到的東西,可能還會嫁個好人家的……

    任何時候,皇帝身邊都不會缺乏溜須拍馬之人,此事也確實算是仁政。張涵也覺得,自己這事做的漂亮,既得了面子,又得了里子。因此,別人說他,鳥生魚湯“他也是頗為歡喜的。支婁加讖提到此事,便是要討他歡喜。沒成想,卻被張涵戲弄了一場。

    當(dāng)然,也有時人酸溜溜地說,二喬足以抵之。張涵得意洋洋的笑納了。至于孫策和周瑜,張超琢磨再三,還是周瑜有前途,孫策則娶了張涵某個叔叔家的女兒。

    人老精,鬼老靈。小喬的好意,支婁加讖心知肚明。看見張涵的小動作,他暗嘆世風(fēng)日下,也知有大喬維護,小喬是不會有事了。心里想著報答小喬,多少也存了借小喬弘揚佛法的念頭,支婁加讖只作未見,不露絲毫異色,一端茶杯,也說了聲“請”,便把事情遮掩了過去。

    茶葉出現(xiàn)未久,也沒發(fā)現(xiàn)什么好茶,但皇宮里的茶葉總要好上一些,然而,支婁加讖的心思全然沒有放在他鐘愛的茶上,心神電轉(zhuǎn),都惦記著勸說張涵呢!

    想來想去,支婁加讖也沒有太好的主意。他也知道,自己的這點心眼,瞞不過張涵,干脆直接說:“陛下,繳納稅賦是所有國人的義務(wù),和尚也自當(dāng)如此……不過,和尚本身沒有錢糧,又哪里有錢糧來交稅呢?”

    支婁加讖這話一說,張涵就笑了。

    “納稅是所有國人的義務(wù)”――這話是張涵的原創(chuàng)。官辦學(xué)堂里的課本,是張涵特意編寫的,蘊涵著張涵想要傳播的一些思想。

    關(guān)于稅收的,便是張涵自己親自撰寫的。因是給初識字的蒙童使用,文字直白淺顯易懂。張涵在文章里,把稅賦比作國家的血液,把為何征收稅賦、稅賦的比率、征收了稅賦做什么、沒有稅賦會怎樣……都講述了個明明白白。張涵還特別指出,國家每年需要的稅賦大體是有數(shù)的,有人偷稅漏稅,就勢必有人要多交稅云云。矛頭指向,一目了然,可文章偏偏光明正大,旁人還說不得什么。到了如今,以張涵的權(quán)勢,再不滿也只能腹誹了。

    法律篇則是鐘繇的手筆。主要闡述了法律的原則,個人的權(quán)利有哪些,義務(wù)有哪些;中低級官吏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如何與官府打交道;遇到事情該怎樣處理;打官司告狀的過程等。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