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又快馬加鞭下旨責令西北三郡總督沈義成督察西北三郡。 身在元州城的溫瑾諾,陸鈺,連著皇商霍云城都收到了言辭犀利,滿是怒意的圣旨。把元州官員大罵一通的同時,也把這幾個也連著訓斥一番。明言不能妥善解決元州糧食案和流民安置問題,溫陸兩人都不用回京了。 被邴山倉糧食案鬧得焦頭爛額的幾人為了尋得轉機,在霍云城的建議下,不得不把精力投入到了另一個與兩倉糧食案息息相關的案子——孫正通自盡的案子。 知府自盡案的四個盜匪拒不認罪。但白澤卿提供了五人的小像,溫、霍兩方的人馬順藤摸瓜查到了西城的一處極不起眼的民宅。 一眾衙役踹門進屋便抓了兩名農婦打扮的女子,但樣貌白凈姣好,手指青蔥白嫩,一看就絕非農婦。 一番搜查,屋內除了武器和易容道具等物品,沒什么發現。 但和半夏躲在外面偷看的白澤卿不甘心,用氣感查探后,撿起一塊大石頭便將廚房的水缸砸破,這下好,衙役們尋著滴滴答答水滴落的聲音,撬開了地道,找到整整一地窖的贓物。 那兩位原本假裝驚慌的農婦是真的嚇得直接軟倒在地。 至此,四個盜匪和兩個“農婦”分開審訊,拿到證詞一對,知府自盡案的真相便浮出水面,幾人辯無可辯。 原來知府孫正通本就是一位大貪。不止牽涉兩倉糧食案,還牽涉元州大小的吏員標價售賣,貪污受賄的財產不計其數。 但是孫正通極為圓滑,在元州官場上經營數十年,如魚得水。而且極擅專營,與京城和周圍各地的官員們皆有利益牽扯。因此雖然貪腐多年,卻能屹立不倒。 而這幫盜匪,本是受雇于孫正通,幫他處理一些見不得人的事情,這次也是替孫正通去元州辦了事后前來拿錢。誰知孫正通被流民糧倉之事煩擾,又對這幾人這次的辦事成果十分不滿,因此命管家給了他們一張銀票打發了事,便無心理會他們。 但這幾人卻因孫正通沒有按照事先約定付清銀錢,與管家起了爭執,打傷了管家想要沖進孫府鬧事,被孫府護衛打出去不說,孫正通還威脅他們如果再不滾,就將他們抓緊大牢問罪。 這伙盜匪便因此記恨上了孫正通,認為他不講江湖道義,又素知他是貪官,便給自己安了個“俠盜”名義,準備去孫知府家“劫富濟貧”。 殊不知孫正通極為愛財和惜命,家中守備森嚴,這幫盜匪幾番嘗試根本進不去。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