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目的只有一個,要錢!-《大唐悍王》
第(1/3)頁
唐廣明元年十一月十七,深夜。
距黃巢兵臨長安已經過了十二天。
而按照公歷年份算起來,已經到了公元881年的一月二十八號。
當然,即便是李杰這個研究歷史的也算不出來,畢竟不是誰的腦子都能當萬年歷使。
同州防御使衙后院的那座客廳依然傳來議論之聲,幾只手臂粗的蠟燭燃起寸許高的焰火將大廳照得分毫畢現。
如今李杰決定接受孟昭圖的意見北上,那么就有必要提前策劃了解一番,尤其是那些比較難對付的軍鎮節帥們。
朝中之人一般稱呼節度使為“軍使”或者“節度”,但在地方上,無論是牙兵牙將,還是其他管理庶務的刺史縣令,大都稱呼他們為“節帥”。
有那么一點兒吹捧和阿諛的味道在里面,逼格也高了不少。
例如不良帥,其實真正的官謂是某某州府節制不良人指揮使。
但指揮使哪有帥來得高大上?
在軍中,就連兩火組成一旅,相當于后世連長這么個基層軍官都被人稱之為“旅帥”。
李杰也感覺節帥比軍使這個稱呼好聽,馬上就在言語中用上了。
宋文通聽在耳中有些好笑,畢竟他這個節度使可是除了軍權之外啥都沒有的。
鄭從讜就更加尷尬了,畢竟身上還掛著同平章事這個有著進入朝中議事堂資格的身份,懂事兒的基本都稱呼他“鄭相公”。
但面對壽王李杰,他也只能自動將這個稱呼在耳中過濾掉。
此時,他正認真地向李杰匯報河東二十一座大小軍鎮的具體情況,從節度使到其手下兵力,勢力范圍,人品如何,黑歷史是哪些...
李杰不斷點頭,也不知道聽進去沒有。
孟昭圖則在一旁奮筆疾書,事無巨細地將之全部記錄了下來,以備不時之需。
直到子時鄭從讜才簡單的陳述完,
最后說道:“河東大抵就是這些,但有些軍鎮殿下最好不要去碰,他們都是邊軍出身,一直駐守幾座關隘防著黨項和韃靼,不易抽調兵力。”
李杰點了點頭,這些兵力是不能調開,不然作為李唐的大后方再起火,后果不堪設想。
王重榮一死,宋文通接任才不過一天,那里的事情就之后等到見蒲州刺史再說。
他站起來抻了抻腰,這才有時間詢問孟昭圖勸降尚讓的事兒。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