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甚至連首陽山一直吹捧的道門第一天驕都被李觀殺了。 而且道可道的戰績都是擺在明面上的,起碼得到太上法脈傳承,改名為道可道之后就沒有輸給過任何人。 之前鋪墊的名氣,也是一種養勢,算是比較正常的一種聚攏氣運的方法。 但可惜,最后都成為了李觀的養料。 這些武身此番一看,當真是啥都沒看出來,就像是普普通通的武者。 但所有武身境心中都被震驚了,一個能殺死道可道,力壓王道一的人。 怎么可能身上沒有任何異象,一個普普通通的武者。 那只要可能一點,那就是在他沒有主動展露自己的特異之前,連他們都無法看出李觀身上有什么特殊。 李觀站在最前面,而且今天他穿得道袍也是特殊。 不是長生道的道袍,而是紫色道袍,道袍上繡著各種瑞獸,最關鍵是袖袍的中央繡著一個玉如意。 雖然盤古幡算是元始天尊最有名的武器,但元始的最根本的代表,還是玉如意。 三才玉如意,代表著天地人,也代表著元始天尊最高貴的身份。 因為大家都清楚自己應該站在什么地方,很快昆侖山頂就站滿了人,井然有序。 按照法脈,從左到右分別是太上、元始、靈寶。 原本一直以來主持齋醮的都是廣成宗的崆峒子,但此次是天罡。 沒辦法,這次齋醮元始法脈和長生道的主場。 等到所有人都到齊了,整個昆侖山頂極其肅穆,甚至連一絲粗重點的呼吸聲都沒有,每個人的表情都莊重至極。 天罡抬首看向天空,似乎那里有著無數尊貴的神靈。 或者說在他眼中本來就是能看到如此。 在最上首的李觀甚至不用抬頭看,都感覺到一股股讓他神魂都有點震動感覺出現。 天地間,似生了些變化。 就是在這一刻,天罡朗聲開口道:“時辰已至!” 天罡不知何時已是取了一冊寶錄在手,隨后朗聲念道: “無量天尊在上!” 這四字,出現疊音,好似非天罡一人在頌。 “齋醮!開始!” 天罡聲音浩瀚無比。 這個時候,一個個武身境背后出現武身,仿佛一道道柱子一般。 而天罡更是如此,身后的天人法相浩瀚無邊。 洶涌的法力從諸多武身境手中噴涌而出,落到那古樸的祭壇上。 原本看上去像是擺設的祭壇開始閃爍著幽幽清光,浩瀚霞光和慶云從這祭壇的沖天而起。 無數慶云和霞光演化出東、南、西、北四方三十二天,其中又有諸多尊神身披道袍,手持法器,掐起法訣,抬步挪移,以一種接近舞蹈的姿態。 甚至隱約之間,最上首能看到三位無法形容,無法直視,無法揣摩的身影。 ‘這是靠著祭壇來顯化氣運?’ 李觀發現這凝聚的神像居然與氣運凝練出來的神像差不多一模一樣。 天罡與諸多武身境一起開始頌念繁復道咒,到最后則漸漸清楚: “弟子天罡在此稽首頓首,篳路藍縷,兢兢業業,不敢忘祖師教導,今舉行齋醮,上通無量天尊,以求諸天炁蕩蕩,吾道日興隆……” 天罡奏罷,卻沒有立刻要求參拜,而是看向李觀,開口道:“元始天尊在上。弟子不孝,因理念不居而存在爭端,同門操戈。 今幸得道子,李觀。 得元始之傳承,于此代蓋壓同代,當為元始之傳承,可承元始之道統。 長生道不負天尊、長生祖師以及諸多祖師之期待。 如今奏請元始天尊,重復元始之名!” 李觀恰時開口道:“元始真傳李觀,在此奏元始天尊。” 話音剛落,李觀腦海當中的三尊道果齊齊發出一陣陣道音。 肉眼可見的靈光以李觀的站位為核心,向著四面八方擴散,然后沖天而起,沖向了在上空凝練諸多神像當中。 “這是……” 有些武身境忍不住露出震驚,這可是以往從來沒有發生過的事情。 天罡也露出了震驚,崆峒子、原陽等人對視一眼,都看到了對方眼中的驚訝,這在以往那么多齋醮的時候從來沒有發生過的事情。 莫非李觀真的是元始天尊承認的道子?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