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西疇筆耕-《收藏紀元》
第(2/3)頁
不過他挺喜歡大腦袋那義道的勁兒,舉手之勞能幫一把也就沒推辭。
要真不成,他身后可是有大神存在的。
黃大腦袋就等著這話,常閑剛撂電話,彩信照片就發了過來。
開始兩張就讓常閑打起了精神。
李東飛在旁邊本來漫不經心的吃瓜,這一下也把腦袋湊了過來,他也是半吊子玩家,見著宋刻,就如同坐了十年牢的光棍見著美女,哪有不動心的。
兩人對視,有一眼!
先發過來的是首頁和尾頁,讓兩人霎時打起精神的是書頁上蓋著兩枚印章。
第一枚,是首頁鈐蓋的“京城市人民圖書館收藏圖書”。
第二枚,是尾頁鈐蓋一枚“京城圖書館注銷章”。
這兩枚印章就有故事了。
只要是搞書畫的,玩古玩的,沒人不知道《中國古代書畫圖目》在古代書畫領域的權威地位,其中的《中國古籍善本書目》便是古籍善本領域分量最重的一套叢書。
全目按照經、史、子、集、叢五部分類,收錄近八百個單位所藏的古籍善本十幾萬部,是中國目前所有的、大型的、全國性的古籍善本聯合目錄。
1975年10月,總.理在病重期間指示“要盡快把全國善本書總目編出來”,但直到洪流臨近結束,才有條件著手準備。
1980年5月,《書目》編輯委員會在京城成立,77歲的原上海圖書館館長顧廷龍先生擔任主編。
當時調閱了很多民間藏家收藏的善本和特殊時期查抄之物,借調時蓋上收藏印,《書目》誕生之后,即將調閱的善本返還,返還時蓋上注銷印。
假如是真的,這本就是當年從民間借調,而后返還之物。
再看幾頁照片,這本刻本正如大腦袋所說,完全符合宋刻的一切特征。
這本書名為《西疇筆耕》,書卷一卷端下題著“權吏部侍郎知宣州葛立方撰”。
卷尾則寫著,隆興二年真德秀泉州刻本,七卷終。
葛立方是南宋紹興八年進士,隆興二年卒。著作等身,常閑讀過他的《韻語陽秋》,由此可知,這應該是葛立方自己委托真德秀書鋪的家刻,全書共刻了七卷。
規格是如今流傳最多的每半頁九到十二行,每行十八到二十二字的中字本。
字體近柳,棱角峭勵,細竹紙印造,墨色勻凈,的確一派十足的閩刻風韻福建省泉州的刻本。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