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人下人與人上人-《收藏紀元》
第(1/3)頁
很多人一輩子可能都不知道肉是什么味道。
看看當時的老照片就知道了,不然,東亞病夫是怎么來的?
您要問,咱們是什么時候,在肉蛋類的消費才達到了丑國南北戰爭之前,黑人奴隸的水平?
一直到了上世紀九十年代之后。
這還是平均了之后的數據。
真正讓中國農民肩上擔子輕了,真正意義上超過丑國黑人奴隸,還得是06年農業稅的取消之后。
功蓋天地,善莫大焉!
這個時候的常閑不知道的是,越南達到這個水平線的時間點是2018年。
……
晚清魏源的《海國圖志》中,記錄的丑國黑人奴隸的生活是這樣的。
“遇禮拜日,每奴散谷十八棒至二十四棒,薯六十四棒,并酌給魚肉,冬夏布衣下及奴之子女,又每二年給羊氈,幼小者二人共得一氈,疾病設有醫藥,如逢禮拜,概停力作,其工役三日一派,能并日完畢者,所余之日,或得自作己業,游戲無禁。”
什么意思呢?
就是說黑人奴隸被奴隸主好吃好喝的供著,生病了有醫生,周末還放假,工作三天一派,忙完了就可以搞自己的副業,副業的收入都是自己的。
不想干活的話,那您想到哪里嗨皮就到那里嗨皮。
其實,丑國奴隸制的本質不是種族矛盾,而是階級矛盾。
一個黑人只要聰明勤勞,不但可以贖身,也可能成為新的奴隸主。
曾經有一個黑人奴隸主,擁有一百多名奴隸,還有一家軋棉廠,是當地有名的富翁。
在魏源看來,這簡直就是理想中王道樂土的天堂啊!
至少中國歷史上沒有任何一個時代的百姓的生活達到了丑國黑人奴隸的程度。
所以,我們在可憐課本上那些悲慘的黑人奴隸的時候,不如,我們先可憐可憐我們自己的祖先?
最諷刺的是,都在痛批丑國奴隸制的罪惡,但在南北戰爭結束之后,短短幾十年之間,丑國黑人的數量銳減了一半以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