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百萬莊,部長樓-《收藏紀(jì)元》
第(2/3)頁
要知道那年代的絲綢可是貴重之物,硬通貨。
有了這兩箱絲綢,女兒在婆家也能挺起腰桿生活。
外婆這對嫁妝箱用的卻不是用一般的香樟木,而是黃花梨。
一眼看去,兩個箱子四塊面板,紋理相對幾乎一致,是一木同開,同料所制。
箱子并無雕飾,只在箱頂采用官帽式樣,三層塔狀階梯,有步步高升之意。
銅鎖的光芒已經(jīng)暗淡,但上面刻的兩個“囍”字還是清晰可見。
常閑自己估計,這對箱子的真實價值雖然不及之前出手的那對明代的四出頭官帽椅,但是兩百萬肯定是打不住的。
不過這對箱子算是外婆的傳家寶,意義不同,屬于非賣品了。
把外婆扶上車,大舅舅一臉輕松,小舅舅倒是欲言又止,臉上多少有點羞愧之意,卻終究沒有說什么。
只是說了些注意身體之類的片兒湯話。
外婆看著這個她生活了一輩子的小山村,和這棟她和外公親手操持起來的老房子,臉上平靜如平湖。
但是,她微微顫抖的眼瞼,卻讓一直關(guān)注她的常閑閱讀出她內(nèi)心的波瀾起伏。
老人深深的看了一眼,似乎要把這一切烙入腦海。
她自己也知道,她這一走,再回來就不知道是什么時候了。
甚至,可能是最后一眼。
雖然,此去是閨女伺候,比現(xiàn)在強(qiáng)。
但是,背井離鄉(xiāng)就是背井離鄉(xiāng)。
在別人希望葉落歸根的時候背井離鄉(xiāng)。
有兩個親兒子,卻要去投奔閨女姑爺?shù)谋尘x鄉(xiāng)。
外婆對著送她的人群揮揮手,閉上眼睛道:“走吧!”
常閑知道她心情不好,把清明放到老人懷里,小奶狗肉乎乎的,多少能夠給她帶來些許慰籍。
在鎮(zhèn)上的銀行跟石老漢見面轉(zhuǎn)賬之后,給了他一個電話號碼,常閑就帶著外婆奔向建寧。
在常閑的記憶里,常爸常媽的老人已經(jīng)只有外婆一個了,外婆和家里的關(guān)系都很親近。
常爸當(dāng)年孤身在外,婚事得到了外婆的鼎力支持,跟外婆的關(guān)系一直很不錯的。
尤其是姐姐常小玉,小時候在外婆家生活了兩年,跟外婆更是特別親近。
所以常媽早就有這個心了,只是外婆身體不太好,又有暈車的毛病,出行條件不允許,所以一直難以成行。
這次常閑自己開車,不但吃的喝的準(zhǔn)備齊全,連暈車藥和常用的急救藥,常閑都給備了一點。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