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皇帝篤學-《萬歷佑明》
第(1/3)頁
時值大明萬歷元年二月初二日。
春寒料峭,晨光熹微。
宮燈未熄的紫禁城,剛浮現出她的朱紅色輪廓。
站在該城乾清宮中的朱翊鈞就將自己的目光投向了窗外,且嘴角微揚。
在經歷過好些日子的恐慌、暴躁、彷徨、釋然的心理變化后,他接受了自己是大明萬歷皇帝這一身份。
只是現在的朱翊鈞已經不是原來歷史上的那個萬歷皇帝。
最大的不同是,這一世的朱翊鈞多了一來自后世的靈魂。
而萬歷元年二月初二的這一天,雖然在歷史上不是一個很值得注意的時間。
但在當下的大明朝,卻是一個要緊的日子,尤其是對于整個大明帝國的權貴官僚階層而言。
許多人都為這一天保持著一份緊張與凝重。
因為這一天是新皇帝要開經筵的日子!
經筵,表面上的政治意義是讓講官為皇帝講讀儒家經學與歷史,但在以禮治國的大明王朝,更深層次的意義則是象征著皇帝愿意遵循禮制治國,且愿意成為明君,天下也因此即將大治。
對于皇帝個人而言,自然也是收天下士人之心,讓天下士人承認他這個皇帝是能夠成為一個好皇帝的一次關鍵機會。
所以,皇帝愿不愿意開經筵,能不能認真完成經筵,關系著皇帝與官僚士大夫的關系是和諧還是對立。
還沒有掌權,也沒積攢起人望的朱翊鈞自然不敢怠慢這次經筵。
要知道,如今的他是少年即位,可謂主少國疑。
生母李氏與司禮監掌印太監兼提督東廠馮保、內閣首輔張居正則因此形成了政治聯盟,被稱為鐵三角,限制了他的皇權。
而他如果稍有不符合這個時代的圣君仁主該有的表現,是被廢的些許可能的。
因為歷史上,他生母李氏就因為他犯錯,而揚言過要廢了他,讓他弟弟潞王即位。
所以朱翊鈞知道自己現在不能任性,一切只能先茍著,然后等順利長大再說。
只要順利長大,屬于他的權力自然會回來,只要他不在這段時間出錯。
其實他只要不亂來,這鐵三角也不會想橫生事端,以破壞儒家正統繼位原則的代價,來更換皇帝。
甚至,朱翊鈞知道自己都不用考慮將來要不要用什么手段打壓這鐵三角,尤其是打壓張居正。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