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彈劾巨貪-《萬歷佑明》
第(3/3)頁
張宏便將海瑞的奏本接了過來,遞給了朱翊鈞。
朱翊鈞翻開看了看。
他知道自己的朝堂不只馮保一個貪污受賄的,按照東廠提供的情報,外朝也不干凈。
連元輔張居正都收禮也不提,滿朝閣臣公卿里真要說絕對干凈的,估計也就海瑞一個。
只是,隆慶和萬歷朝初期的這些閣臣公卿許多雖然貪但還是做事的,甚至不少還是能臣。
比如愿意開海如高拱,據《萬歷野獲編》記載,歷史上就也發生過其兩繼子為爭其所遺數百萬家資爭訟于公堂的記載。
但朱翊鈞沒想到海瑞會在這時候彈劾兩巨貪,擺明是早有準備,如果清丈田畝不成,就繼續讓朝廷通過吃大戶的方式來解決虧空。
“陛下!臣認為,魏公與孫公皆為干臣,有軍功在身,雖有過錯,亦不當深究,而寒能臣之心。”
這時,王國光忍不住起身為魏學曾、孫丕揚說起情來,畢竟海瑞的確做的太過。
要知道在大明文臣里有個潛規則,除非此人太過奸惡得罪官僚集團太深,否則沒誰會主動去彈劾某人貪墨的,因為誰也沒比誰干凈,所以能不揭發就不揭發。
“大司農大可為其求情,但其漂沒掠糧之事也不能不究!”
海瑞言道。
接著,海瑞又道:“何況,今年不能推行清丈田畝之事,官紳一體納糧什么的更不可能,那今年的虧空怎么辦?”
“至少漂沒之事要遏制一下吧,幾個貪墨的要抄沒一下吧,以補虧空吧?難道要坐視邊事更壞?”
“而且,臣也不是說要治其死罪,臣只是提議先籍沒其產,補足其因漂沒糧餉而造成的虧空,消弭其因斷糧道而造成的邊患!至于將來具體對其本人定什么罪,完全可以先議起功,再從寬定其罪。”
“陛下!臣附議!”
譚綸這時起身回了一句。
他知道海瑞這樣做也是因為自己,而且不直接彈劾徐階已經算退讓一步照顧自己和張居正面子了,此時自己也有必要附和一下。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