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杖斃胥吏-《萬歷佑明》
第(1/3)頁
時下已至萬歷三年的六月。
炎日高懸,正是王孫搖扇時。
朱翊鈞在從文華殿講讀回來后,也只能待在有冰去熱的消暑殿內(nèi)看書。
而等到手倦拋書,欲困將困時,朱翊鈞則因見張鯨正指揮人搬新的冰塊進來,便問道:“南北兩直可有新的章奏送到?”
朱翊鈞深知,自己想大明武德充沛,根本上還是得財力充沛。
所以,朱翊鈞最關(guān)注的還是清丈田畝的事。
這關(guān)系到他明年還要不要繼續(xù)找一兩個大官抄家,要不要進一步試探天下官僚底線。
要知道,嘉靖雖深居后宮,放權(quán)給內(nèi)閣,且開始在內(nèi)廷文淵閣給內(nèi)閣大學士擴建值房,乃至配備下屬官員,也包括開啟募兵制,允許將官自行募兵,進而出現(xiàn)了戚家軍,但卻始終沒有放松過對戶部的監(jiān)管,對天下財政的監(jiān)管。
饒是萬歷歷史上于后期再懶政,可對抓錢這件事從未放松過。
張居正告訴他唯兵與錢不可假于他人的話,他還是聽進去的。
現(xiàn)在的朱翊鈞自然也一樣,他必須要將搞錢放在第一位。
任何年代都一樣,沒錢難聚兵。
“回皇爺,海部堂倒是有新的章奏到,說已通過清丈追繳出去年該解進京的三百萬多石稅糧和一百多萬兩金花銀進京。”
張鯨言道。
所謂金花銀是指宣德時開時形成制度的一種準折稅糧為銀的一種稅銀稱呼。
設(shè)此制度主要是為便于在江南耕作官田的下等戶百姓能夠通過自己的勤勞副業(yè)所掙白銀繳納稅賦,而避免受重稅盤剝太重,也避免因官田稅重而棄耕。
而金花銀主要是用作皇帝賞賜與發(fā)放武官俸祿使用。
朱翊鈞聽后笑了起來:“果然是成效開始有了。看來南直的臣僚們還是很盡職的,考成法也沒白推行啊。”
張鯨也跟著笑道:“皇爺說的是,這追繳出的欠糧都抵得上一年交的漕糧和金花銀總數(shù)了。”
“朝廷得到了實惠。”
“百姓呢?”
“朕讓東廠派人去江南暗中察訪清丈田畝對百姓影響,可有回奏?”
朱翊鈞問道。
張鯨回道:“暫時還沒有回奏。”
朱翊鈞點首:“一有情況,及時告知朕。”
張鯨拱手稱是。
雖然這次丈量官民田畝的新政,設(shè)計的一開始就考慮到了不能影響庶民,給官吏滋擾庶民的契機,但要防止政令傳下去后不走歪,朱翊鈞還是要通過東廠去看看,而不是只寄希望外朝文官。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