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扶持另一家外戚-《萬歷佑明》
第(3/3)頁
“有道是月滿則虧,水滿則溢,登高必跌重,一個人權勢最大的時候就是最危險的時候?!?
“當年嚴分宜倒臺前也是權勢最大的時候,大到連世廟都敢瞞了。結果沒等到先帝即位,就驟然被老先生取代了?!?
“去告訴他們!越是這個時候越不要怕,最好鬧大些,讓太后和陛下看見,外朝不是都跟張居正一條心?!?
這大員說道。
朱南雍聽后點頭稱是。
……
“先生,外公的事,內閣處理的很好,讓他回原籍待著是最好的安排。但母后本來的意思只是罰俸,不過在聽到說內閣已經讓他貶官爵回原籍后,倒也接受了,說這樣也好?!?
次日文華殿。
朱翊鈞見到張居正后就與之說起武清伯的事來,以及李太后對這事的態度。
張居正聽后忙道:“太后處事分明,陛下亦不愿因私廢公,是社稷蒼生之幸?!?
朱翊鈞則又道:“朕有先生也是朕之幸,當然,朕能有兩位慈愛善教且明理的母后,更是朕之幸。”
“生母,朕要對事之以孝,嫡母也當如此;故朕想問問先生,可知道朕的嫡母仁圣太后之母族可有當褒獎之處,如有當奏來,予以封賞!”
“雖如今有皇戚犯事,但朕也不能就此真的冷落了皇戚?!?
“陳家人倒安分守己,事國以忠,頗有可稱道之處,臣遵旨照辦,為其請封?!?
張居正果斷地應了下來。
朱翊鈞點頭。
他讓這個時候讓張居正照顧陳家人,自然是為了讓陳太后喜歡,而避免將來因為改革進一步深入,兩宮太后一起來干預他靠張居正推行改制的事,讓兩宮太后先因各自娘家不同的命運產生不同的感受,進而才能產生對新政不同的觀感,使其最終不能聯合起來。
甚至,朱翊鈞可以靠嫡母壓制生母,畢竟生母比嫡母的權力控制欲要強得多。
有兩個太后其實比只有一個太后要好。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