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一章 發股分殳-《萬歷佑明》
第(2/3)頁
閑言少敘。
朱翊鈞接下來便讓申時行去負責此事,通過向全國士民募資的方式來擴大開礦規模。
三娘子這邊在知道朱翊鈞的意思后,倒也沒有反對。
主要是以大明現在的實力,完全可以讓她和她的部族一點礦利都得不到,而如今之所以沒有這樣做,不過是想讓其他蒙古貴族看見順從朝廷的好處而已,所以她自知自己沒有資格拒絕。
明朝在這一時期已經出現分股合作以分擔風險與紅利的商業模式,被時人稱作分殳。
所以,對于朱翊鈞要發行股票的意思,申時行等并不陌生。
而接下來,要做的就只是發行皇明煤業的分殳認購劵。
朱翊鈞讓內閣和議閣會議此事,商定具體制度條例,而以期盡快擬定出推行認購劵的制度來。
內閣的申時行、王錫爵和議閣的王國光皆是熟稔商道的大臣,而且王國光還在執政學堂也培養了近兩年的進士學習理財,無疑對于目前只是對煤礦開采發行認購劵還是有足夠的人才資源做支撐的。
何況,朱翊鈞的皇家研究院與興明書院也培養了一批人。
而在朱翊鈞讓內閣募資繼續開發礦產時,方逢時的辭官被準的事,也在朝野間傳了開來。
很多人開始關注新任樞密使的人選。
“自陛下下詔設樞密院,以分內閣之權,使內閣雖有考成六科而定百官優劣之權,卻無票擬軍機之權,連內閣首輔也只能參議后,真正具體可以確定軍機票擬的,就唯樞密使也!”
“這樣的實權相國,大冢宰認為當推誰?”
宋纁這一天就不由得問起吏部尚書張學顏來。
張學顏沒有說話,只瞇眼沉思。
陳與郊倒言道:“我頗為擔憂的是,會是第一樞密副使薊國公掌樞密,你們說會有這種情況嗎?”
“就應該是薊國公!”
張學顏突然言道。
宋纁聽后頗為意外,看向張學顏:“大冢宰為何有此意?”
“他既然已轉文職,出將入相,就可以直接執掌軍機,而使得軍務得到整頓,他來改制戎政,天下無人敢反。”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