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九章 加強監察-《萬歷佑明》
第(3/3)頁
“不過,這是朕會讓內閣干的事,你們錦衣衛要做的就是,鼓勵漢人民眾為自己權利抗爭,鼓勵他們關心國家與天下,甚至監督國家官僚,既然新禮是要禮下庶人,視天下漢人皆為國士,那天下漢人的言,朕亦當皆納之,這也算是返太祖之意,鼓勵民上書,鼓勵民告官?!?
“所以,你們錦衣衛要做的是廣布眼線,同時讓各錦衣衛千戶在各處設匿名舉報點,由專門的錦衣衛看守該點,以免有人破壞;讓百姓有通過錦衣衛告官的渠道?!?
“對外說是奉旨查問民情。”朱翊鈞說道。張敬修拱手稱是。接著,朱翊鈞又說道:“不過,現在,你在領到任命文書后,就立即去整頓錦衣衛,且把你看見的告知給劉守有,告訴他,就是朕的諭旨,他需要立即對這些犯事官吏逮拿進京,不可姑息!”
“遵旨!”張敬修應了一聲。而朱翊鈞在張敬修走后,又下旨讓地方各級官員也設匿名舉報點于人流集中處,便于查問民情。
但朱翊鈞還不滿足于此。為防止錦衣衛和各級官僚都陽奉陰違,暗中阻撓百姓告官。
一方面,他下旨讓司禮監加印《御制大誥》發于民間,避免此等鼓勵百姓告官的太祖御書被故意雪藏。
同時。另一方面,他也讓將作寺繼續造一種更大一些的由皇帝才知道如何才能打開的匿名舉報箱,并設于天下各驛站,由錦衣衛定期去取回,由皇帝親閱。
如今將作寺以戚昌國、趙士禎為代表的技術官僚已掌握很高超的精密機械齒輪制造技藝,制造出一種機巧復雜甚至有密碼的精密機械鎖箱子還是能做到的。
當然官方上,這種匿名舉報箱,則被朱翊鈞稱為是查問民情的一種制度。
朱翊鈞也不怕地方官吏豪右派人于驛站附近監視被欺壓百姓會不會來匿名舉報,他相信聰明的百姓會知道去其他地方投信的。
這也是地方官吏豪右無可奈何的地方。大明實在有太多官宦士族,各省乃至各府各縣都不只一家,也沒有一家能讓自己勢力大到別的地方官吏豪右也要看其臉色的地步,只會巴不得其敗下來,好給自己這一省多爭取幾個官位。
畢竟大明各省各府各縣是存在競爭關系的,都在爭朝廷那幾個官位,尤其是京城那些實權官位,自然不可能完全同心協力。
只是朱翊鈞這旨意下達后,申時行不得不向朱翊鈞奏稟說:“陛下容稟,如此鼓勵百姓告官,恐會加劇官民內斗,助長官僚中的小人氣焰!”
“此在太祖時就有明例,有真正貪污且奸惡之官員為打壓清正官僚,暗中唆使百姓誣告清正官員,更有奸商劣紳故意借此制度敲詐怕事官僚,進而脅迫這些官僚為自己做事,故太祖因而有反貪太難之嘆!”
“而《大誥》也因此在成廟時,便被下旨不許深文周納?!?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