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七章 矛盾緩和-《萬歷佑明》
第(1/3)頁
朱翊鈞這么問后,陳經邦才回過神來,忙說:「回陛下,臣買了一些,但被家里短見婦人給折價賣了!」
朱翊鈞聽后只笑了笑,倒沒再說什么。
接著,朱翊鈞就又問:「諸卿中,可有沒買認購劵的?」
這時,海瑞出列道:「回陛下,臣沒有!」
朱翊鈞不由得問海瑞:「卿為何沒買?」
「臣見諸執政為使天下人放心購買認購劵都買了,想著多臣一個不多,少臣一個也沒事,再加上又不忍與小民爭皇恩,也就沒再買。」
海瑞回道。
朱翊鈞再次笑了起來:「論愛民,還是海卿當為天下第一好官!」
接著,朱翊鈞就道:「但朕豈能讓第一官不能享受皇恩,傳旨,從內帑撥五百兩銀元額度的認購劵于海卿,另賜「萬民之福」金匾。」
海瑞忙謝了恩。
因為這是內帑出,他也沒有必要拒絕。
陳經邦則在這時神色復雜地瞅向了海瑞,心道:「我怎么沒想到這樣回答?這海瑞果然比自己女干猾!」
一時,陳經邦眸中出現了不可壓抑的妒火。
直到散朝回官邸后,陳經邦還沉著臉,不能釋懷。
雖然陳經邦心情郁悶,還讓自己妻子得了個不惠的名聲,但這次礦業分利因為過于高調,倒也讓很多人認識到朝廷是真的在認真惠民,都開始有些期盼下次認購劵什么時候發售。
而且,朱翊鈞還特地授意官報加大對普通士民因得到認購劵而獲厚利的事跡進行報道,以讓更多的士民相信朝廷集資非是為奪民間之財來揮霍。
鳳陽的陳九竹,就因此被官報瘋狂報道,他如何實現月入一萬兩銀元的。
當然。
這里面月入一萬兩銀元有文學性夸張手法的成分,畢竟礦利的回報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這么大,所謂月入一萬兩不過是把未來幾十年的礦利都往最樂觀的方向估計而已。
但這對于朝廷而言,并不重要,他們只想能因此吸引天下士民關注礦利,進而知道認購劵是可以持有的暴利就行。
礦利分紅正式兌現,對于緩和內部矛盾的確是有立竿見影的效果。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