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四百五十二章 改革之后-《萬歷佑明》


    第(3/3)頁

    與此同時。

    在鳳翔府,因正值大旱大饑之時,所以許多流民在當?shù)厮骡殖黾覄展ひ允常P翔知府沈自賡卻不顧及現(xiàn)狀,也不賑災,強行毀寺庵,結果激怒百姓,造成有百姓直接蟻聚圍攻府城,但因沒攻下就流竄到了其他州縣,竟因此裹挾起更多流民作亂。

    三邊總督蕭大亨在聞知有大量流民作亂后才查知內情,而因此派人快騎報于了朝廷知道。

    在蕭大亨報此事的同時,廣西道御史其實已提前向朱翊鈞奏稟了此事,且直接上疏參劾申時行說:

    “元輔申時行為積財于私黨,不思賑濟,不準地方有司報憂而只令其擅行苛政,以至于得罪菩薩,天降大旱,先是廣西饑,后是淮揚地震,數(shù)縣百姓無家可歸,如今鳳翔又大饑,去冬京畿亦雨雪不時,災異頻見,咎當在此。”

    “故請陛下停其苛政,罷其職,早令有司賑濟,而熄天怒!”

    而左副都御史張岳也向朱翊鈞奏明了地方上許多官吏過度執(zhí)行的問題,且言道:

    “延安府同知石巍強毀寺庵,致使上萬百姓無家可歸,落草為寇,真寧知縣劉衢索賄大戶,若不從,誣其宅邸為私庵而毀,一時激起民變,竟致真寧為賊寇所據(jù),而有司不敢奏,怕為權臣不喜!”

    朱翊鈞則將這些章奏直接下到了內閣,讓申時行自己票擬。

    申時行則因此特地請了時任光祿寺卿的鳳翔人李轍問:“鳳翔去年大旱剛起時,仆便票擬得旨,令地方準備賑災,若錢糧不足,可請朝廷撥款調糧以賑,為何如今竟還大饑?”

    李轍道:“恩輔乃南人,雖也是仕宦之族,但卻是居于城鎮(zhèn)之鄉(xiāng)宦,不知我們北方地方實情,在我們北方,賑災全靠地方鄉(xiāng)紳,因為官員大多居于城市為奸吏所隔,而除非真的不遵官員不得隨便下鄉(xiāng)的祖制,否則地方災變只能看鄉(xiāng)紳解決。”

    “何況大多數(shù)官員多本不愿意下鄉(xiāng),查問民情,只積極于鉆營與媚上,好一點的也只是追求清靜無為,既不媚上鉆營也不查問民情。”

    “所以,大饑表面上看地方官不恤民情所致,但實際上是地方鄉(xiāng)紳故意為難官府所致。”

    “他們不先出糧賑濟,反而會提前囤積居奇,又勾結胥吏燒毀常平倉,所以就導致官府哪怕在城郭附近也出現(xiàn)災民進而知道災變時,想賑也無能為力,鄉(xiāng)紳也不賑濟鄉(xiāng)民,反會唆使寄居于寺庵茍活的百姓造反!”

    “這一切明面上是天災,實際上是人禍,而有此人禍就是沖您這清理佛寺之政來的。”

    李轍說后,申時行就嘆了一口氣:“仆還是把改革想簡單了!”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