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三章 不想跪了-《萬歷佑明》
第(2/3)頁
“如果我們自己都不遵守新禮,依舊視百姓為無物,則就不能期君父能以禮待我們,坐而論政就得改為跪而聽訓!”
“這樣的國家,你想看到嗎?”
李轍忙拱手:“學生明白了,謝恩輔賜教!學生再也不敢有此念,必當言行合一!”
“去吧!”
“雖然做官應要精明,但也別太精明,精明太過易陷于狹隘,閑暇時候當多讀史,看看多少王侯公卿因精明太過做了后人看后覺得極為愚蠢之事,是故才有杜樊川之嘆。”
“是!”
李轍有些懊喪地應了一聲。
隨后,他就離開了申時行這里,且在之后見了刑部郎中楊夢皋說:“恩輔沒有因此有停止清理佛寺之心。”
楊夢皋聽后頗為失望:“這是為何,你沒將地方實情告知于他?”
“說了!”
李轍回了一句,就道:“但他只是感嘆改革艱難。”
“既然知道艱難,干嘛不及時收手?”
“準予佛寺對內取利安民,同時對外取利富國富民,有何不可?”
“非得逼得天怒人怨,流寇四起。”
楊夢皋頗為不解地吐槽起來。
當然,他說得對內取利安民,實際上是指的不改革對內分配模式,依舊準予佛寺替權貴豪紳克削小民,讓權貴豪紳既能對內靠壓榨小民取利也能對外投資朝廷進而分紅取利。
相當于既要把新增加的蛋糕吃分走一大部分,又不愿意將原來的蛋糕讓出一部分。
貪婪是人的本性,所以,對外擴張要想富國惠民,必須伴隨著分配制改革,否則百姓很難得到很大的實惠,反而會因為自己子弟在對外擴張中犧牲最大而不滿對外擴張。
所以,朝廷對外擴張很多時候還正合一些很貪婪的權貴豪紳們的意,只是他們不愿意自己拿的太少。
李轍也嘆道:“我也不知道恩輔在堅持什么,他明顯對各地民情知之甚少,這個時候就該知道住手方是老成謀國之道才是,或者鐵腕推行才是,但他明顯不但有清流不知民情的問題,還很迂闊。”
“這是怎么說?”
楊夢皋問道。
“他竟真的要恪守新禮!惜百姓之民,視之為同胞赤子!”
“他這樣做為的是,天子能愿意改革,不以天子為私,不懶政不為,同時禮重天下人!”
李轍言道。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