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一章 豪紳服軟-《萬歷佑明》
第(1/3)頁
李如松笑了笑,就問著張岳:“如果今日某真的鎮(zhèn)壓了那些被招安的流寇,部堂會怎樣?”
張岳聽后微微一笑,把一封提前擬好的章奏草本遞給了李如松:
“自然是彈劾公與豪紳們勾結(jié),壞國家大政,吞國家帑銀!而不是彈劾李轍和元輔了!”
李如松接了過來,看了看,接著就遞還給了張岳:“如此說來,公是本就沒打算和那些人沆瀣一氣,也幸而某沒有這么做。”
李如松說著就又道:“部堂不愧是樞相所薦的人,并非真的要壞國家大政。”
“你我都知道,舊的禮法已經(jīng)崩壞,只能重建新的禮法,而還要堅守舊的禮法之人,無非是迂闊或虛偽之人,而只有新禮才能真正使禮起于敬而止于仁!”
“由此一來,朝廷就得開發(fā)外利,才能使新禮有推行的基礎(chǔ)。”
“但只要一開發(fā)外利,朝廷需要的就不只是內(nèi)部穩(wěn)定,也不是說,把叛亂平息了就好,而無論是流血還是不流血,都沒有什么不同!”
“現(xiàn)在,正因為要開發(fā)外利,要推廣新禮,就還要需要更多聰明勤勞且知皇風(fēng)漢俗的人口去新地,需要很多可以移去新地的同胞。”
“這個時候,招安就不僅僅是招安,本質(zhì)是為移民,是為王化,是為了能在惠民的同時還能增加稅賦。”
“所以,真要是只招了安,沒有交出被招安的民,壞了朝廷移民實新地的大政,恐是說不過去的。”
“可惜,李轍不明白,那些豪紳也還沒覺悟過來!”
“他們還是像以前一樣,以為這只是軍政,所以被招安的流寇被誣以謀逆罪殺了也就只是殺了,不會有什么事,只要沒有了動亂,朝廷就不會在意;可他們不知道,朝廷在意的已經(jīng)不僅僅是動亂被平息。”
張岳說后就看向李如松,笑道:“所以,公若真要這樣做,本堂就只能彈劾公,讓貴府去承受陛下的怒火。”
李如松只是笑了笑,然后就點了點頭:“公說的是!”
張岳則道:“這些被招安的流寇,就由公將他們交給也來了陜西的呂部堂,由他負(fù)責(zé)遷移這些百姓。”
李如松聽后頷首,接著又問張岳:“那接下來慶陽、鳳翔兩府的招安該怎么做,會不會因為延安的情況,當(dāng)?shù)睾兰潅儠苯硬辉倥浜衔覀冋邪玻俊?
“不!”
“他們會主動配合我們招安作亂的百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