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六章 平定叛亂,摳王被綁-《萬歷佑明》
第(2/3)頁
在他剛下旨提前預征夏稅后沒幾日,巡按吳岳秀就與衛指揮魏誠溯江北上,急行軍來到了江夏,且為了證明自己清白,吳岳秀身為文官,還身先士卒,讓魏誠督戰,而他親自率重金獎掖的一批衛所兵,沖進了駐守于此的楚王叛軍,砍翻數十人,楚王叛軍因此大潰。
楚王叛軍之所以大潰,主要是投附楚王的武官們,基本上都是不愿意被朝廷嚴管軍紀、想奴役士兵、想與劣藩勾結起來恢復舊禮的武官,他們對士兵自然沒那么好,克扣軍餉不說,很多士兵連糧食都會被克扣,甚至在沒有去攻城作戰的時候,連飯都吃不飽,何況新征募的士兵還都是剛剛破產的自耕農,選擇當兵本就只是為了活命而已,也就一觸即潰。
這也就讓吳岳秀一個沒多少真功夫也沒多少指揮經驗的年輕文官,竟能憑一腔血勇,帶兵收復了江夏,且兵臨武昌城下。
同時。
兵備副使李化龍也率游擊曹希彬順利攻下蘄州,斬殺叛軍三千余人,斷了楚王乘船離開的后路。
“兵憲,巡按那邊已經拿下了江夏。”
曹希彬則在收復蘄州后對已準備已和士兵同帳而眠的李化龍說起了吳岳秀已兵至武昌的情況。
李化龍聽后立即翻身起來:“好個吳巡按!到底是年輕人啊,比本憲還想進步!傳令下去,不休息了,連夜去武昌,免得楚王被他吳巡按一人拿了!”
“兵憲今日身先士卒,第一個登上城門,想必已精疲力盡,不如在此歇息,某率還有余力的將士去武昌就是。”
曹希彬這時勸道。
李化龍拒絕道:“既為兵備道,本就有護民保境之責,坐視叛軍多荼毒百姓一日,就多一日的罪過,所以公不必再勸,本憲得親自去,使士氣不衰,救黎民于水火,以期早日能平叛。”
李化龍說著就真的起身走出殿外,重新給自己套上鐵盔,而取下寶劍來,且對曹希彬囑咐說:
“為了不讓兵卒因繼續行軍有怨,你傳我鈞令下去,就說,若能再吳巡按之前拿下武昌,除向朝廷請賞外,本憲將今年的俸祿全部不要,全部分給他們!但他們不得擄掠百姓,以免叛軍得小民支持。”
曹希彬拱手稱是。
于是,李化龍真的于當日夜里與曹希彬部一起急行軍趕去了武昌,即便下了夜雨也沒有停歇,官兵也都沒有嘩變,也很注意軍紀,因為都在期盼著拿下武昌后能大賺一筆好處。
而這時。
回到武昌的楚王朱華奎還不知道武昌被圍。
因為王弼和沒有告訴他,選擇了對他隱瞞此事。
王弼和自己甚至還在這段時間,開始制造一些假消息,來哄騙楚王和武昌的官紳士子,說岳州知府已主動投附楚王,大軍已攻下九江、懷寧,直逼南京,甚至還傳出南京兵部尚書凌云翼與南京勛貴已響應楚王共誅暴君的消息。
楚王聞后大為欣喜,開始琢磨起了選妃的事。
一些官紳士子則也被王弼和哄騙得開始相信王楚王能成事,而主動來向王弼和行賄求官。
王弼和也趁機賣官鬻爵,以內閣首輔的身份,任命了許多士子任偽政權的閣臣尚書和侍郎等官。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