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朱翊鈞呵呵一笑:“凡事要有個度,真要不顧社稷安危,搞得朕沒銀元發餉,沒銀元養民,那朕就只能準天下兵馬主動去討餉!無非是要多流些人的血而已” 吳時來聽后道:“陛下圣明,想必他們必然知道適可而止。” 朱翊鈞點首:“不到萬不得已,朕不會收回賦予他們合法據有私產的權利,所以現在還沒到那一步,朕還是借貸內帑之銀于外朝,到時候就由戶部王卿與內承運庫的掌印太監直接議此事。” “遵旨!” 于是,承運庫太監崔禮便與戶部尚書王遴不久后,就在政事堂會晤了一場。 崔禮對王遴說道:“我們這些內廷里的大小奴婢宮人因為內帑劃給外朝使用受點委屈倒也沒什么,無非少領幾個月的月銀,難道誰還敢因此不盡心盡責不成?但是,皇爺和后宮諸貴人是不能受委屈,所以這個利,還是不能太低的。” “我們自然明白,但社稷安穩也是很重要的,陛下最在乎的也是社稷是否安穩,利息如果定的過高,罷黜外朝公卿事小,恐會使國庫更加出現寅吃卯糧之情況,所以公公既是替陛下來談,還請能寬些利息就寬些為何。” 王遴笑著說道。 于是,兩人就這么你來我往的扯了許久,最終敲定了內帑劃多少銀元到太倉,而太倉需要于幾年內給內帑還多少本金利息。 這些年,朱翊鈞靠著在海外投資與關外投資,再加上抄沒一些犯事官員,積攢了不少內帑,所以借貸一筆給外朝還是綽綽有余的。 …… “陛下出內帑了!” 御史王致祥這一天就把朱翊鈞出內帑銀元增加民間銀元流通量的事告知了顧憲成與顧允成兄弟。 兩人聽后皆相視一笑。 顧允成接著還看向顧憲成笑道:“沒想到,天子選擇的是出內帑,這也算是實現了我們想出內帑到外朝的目的。” 顧憲成也微微一笑:“看來天子果然還是很在乎社稷的。” “但是,總憲在御前問了陛下,若接下來天下豪族不收手,繼續賤賣私產使市面上的銀元繼續減少該怎么辦,而陛下說若到了那一步,便只能準天下兵民自己討餉自己征稅。” 王致祥說道。 顧允成聽后面色一沉,看向顧憲成,然后道:“這么說來,我們得收手,也得勸其他豪族們收手了,只是真把銀元價穩住的話,那之前賤賣的土地房子還有美婢什么的就大虧了!” 顧憲成這時也頷首,然后問王致祥:“天子就不怕在這么做之前,內廷的人就已經先背叛他了嗎?” 王致祥道:“如果申吳縣他們穩住銀價,使商路通暢,國庫增收,內廷諸貴人與宮人都是有好處的,因為這次內帑出的銀元是以借貸的方式給了戶部,如果不能如期償還齊本金和利息,從內閣首輔到各部尚書、都御史都得被罷黜。” 顧憲成聽后沉思起來:“竟會這樣!”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