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要知道戚繼光后院本就矛盾不小,自己要是再堅持,沒準真的影響朝廷軍機大事。 如此,海瑞也就連自己家人也不能強迫。 申時行也是一樣。 于是,接下來,大明朝廷便真的開始推行起了國債制度。 “陛下還是對改制很有信心的,也對改變國人只愛互相傾軋的世風很有信心,非以往那種只是受鴻儒影響的仁君,而會中途放棄,認為國運難改。” 申時行則因此在接下來對海瑞等公卿說起了自己內心的感受。 海瑞點了點頭:“陛下的信心到底來自于哪兒?” “這個我是清楚的,陛下的信心一是來自于諸公,二是來自于海外。” 已成為樞密副使轉文職的李成梁這時倒是上前說了一句。 戚繼光看著李成梁問:“此言何解?” 李成梁笑著道:“捐銀改為國債發行,諸公難道不會為了讓家族得利更加積極于保證吏治清明、保證稅收增加、保證前方戰事不因后方掣肘而能更易取勝嗎?” 諸公卿皆點頭。 申時行甚至笑了笑:“陛下改捐為債,其局竟在此,這是不相信諸公皆如剛峰先生啊!” 諸公卿不由得嗤然一笑。 張學顏則跟著笑道:“到底寧遠侯在外安東軍政一體治理多年,知道取外安內的道理,才先想到這里。” “不過,這話也的確對,既然發行了國債,我們也都先買了國債,那就更得上心!” “首先,吏治不能壞,這是一應銀元下放于民的根基,無論是工程還是征稅,能否不變成害民之政,皆在于此!前方軍需不能克扣,不能讓言官指摘前方軍事。” 申時行等點頭便是贊同。 戚繼光這時則跟著道:“樞密院會提醒麻貴,最好清剿倭寇徹底一些,這樣將來哪怕沒銀元發了,也可以直接發田。” “這還不夠!” “以我看,讓陳璘、鄧子龍等水師多去安南、爪哇等干預番夷政事,挑事制造爭端,然后借機奪田謀利,還有劉綎可以派去云南,緬夷畏懼他,他也可以在緬夷滋事恫嚇,在緬甸奪金取銀。” 李成梁這時挑著眉眼說道。 戚繼光不由得看向李成梁:“公在遼東是不是這樣行毒計挑釁女真的?以至于女真各部在公任安東大都護期間互相廝殺不斷。” “我看就當如此!” 兵部尚書殷正茂這時附和起來:“這樣,就算內部還是有鬧事的情況出現,但外頭大亂起來,還能顯得本朝其實沒那么亂!” 申時行聽殷正茂這么說,不由得頷首:“倒也有理。” 其余新黨執政大臣皆跟著同意。 這樣一來,許多邊疆大臣就真的一個個鷹派起來。 劉綎一到云南硬說歸附緬甸的撣族土司猛安襲殺了他營里的邊兵家屬,而派人問罪,逼得猛安獻黃金三千兩才平息此事。 鄧子龍則派水師來到安南,逼莫氏政權繳納白銀十萬兩,說是幫其抵抗南方阮氏進攻,相當于收保護費。 莫氏政權一開始不從,結果因此造成阮氏真的直接摔大艦炮轟他的港口,說有自己這邊的叛軍盤踞于此,斷其商路,逼得莫氏不得不向鄧子龍交錢消災。 “現在新黨四處挑事,和我們交好的番夷們非常不滿,他們也知道這事是因為銀價不穩導致的,所以派儒士問我們到底要鬧的什么時候?” 王致祥這一天也特地問起了顧憲成。 顧憲成則沉著臉說:“再等等,這都是因為天子搞一個國債,讓新黨們更加齊心,也就徹底不要禮義廉恥,打著國家至上的名義四處生事,轉移內部的問題,但這國債到底是無根之木,也挺不了多久。”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