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五百二十四章 苛政是海老爺在搞?那就沒事了!-《萬歷佑明》


    第(2/3)頁

    萬世德點首:“也是,此倒不是吾為京官時所能知道的。”

    石應岳微微一笑,便在接下來回了驛站,且在驛站寫密奏對朱翊鈞說:“自免馬價銀與草料銀之旨下,魯地數十年民疲地荒之弊根,漸次修正,今已有東昌境內小民大言已不知樹皮之味,而年終可以魚肉盡孝育子。”

    而萬世德則也在私人筆記里大發感慨寫道:

    “歷今朝之政,更知張太岳今學之妙,果然任何事得辯證的看,非臆斷而盲目信前人之言而可也!”

    “夫對外用兵雖會窮兵黷武,但也會利國利民,無朔州伯得石見銀山在先,便無齊魯地有甘霖在后,官府始改收銀為發銀竟因戰爭得勝,故仁政非不用兵之政,反更需用兵,只是用兵當循實際。”

    如朱翊鈞所想,解決通縮,最有效的辦法還是減稅免稅,讓百姓手里的銀元直接多起來。

    免馬價銀和草料銀一免,大量銀元被留在了百姓手里,而沒有通過征稅的方式流到官吏與朝廷這邊。

    于是。

    北直隸、山東、鳳陽三地消費激增了不少。

    再節約的百姓,也會因為手里的銀元與市面上的銀元多了,銀元購買力下降,不擔心積攢銀元的能力減弱,而開始主動買東西,投資自己或家庭,最明顯的現象就是讀書的平民子弟越來越多了,造成筆墨紙硯需求激增,由國舅李文全在建造工程時因嫌棄毛筆太軟不宜劃線而受朱翊鈞啟發發明的鉛筆更是大為暢銷。

    現在這些勛貴外戚,朱翊鈞是十分鼓勵他們搞些創造發明的,甚至誰要是發明了好東西,就給榮譽加帶俸或不帶俸的散官。

    在朱翊鈞看來,他們反正閑著是閑著,而礙于禮制人倫道德,又不得不榮養他們,那還不如讓他們這些富貴閑人做些科學研究與發明的事,哪怕十年二十年不成功也不至于影響謀生,而且也不用擔心被官僚掣肘或隱沒功績,畢竟他們雖然沒權但地位不低,官僚可以彈劾監督他們,但也不能埋沒他們。

    話轉回來。

    葉阿貴的岳父王成林現在就專門負責自己女婿的紙鋪負責賣鉛筆,且因為南下進鉛筆回去買的北人越來越多,也也會遇到一些昔日一起拉纖過一起在運河邊赤身相照的老友。

    這一天,王成林就遇到了任勇剛:“喲,老任,您何時也發達了,也來買這時興的筆。”

    任勇剛道:“不滿您老,這馬價銀和草料銀一免,我也能做點生意了,如今來買這筆,一是我娘子喜歡用這畫畫,二是孩子們讀書也喜歡用這個寫數字。”

    原來。

    自從申時行請旨科舉不獨尊朱學后,就開始對科舉進行改制,明確規定學算學也能考功名,只是會單獨算一科,所以,一下子愿意學數字的人還是不少的,主要是農家子,畢竟就算考不了功名也能去當個賬房什么的,也不算白花錢,所以也促成了民間更多人開始愿意學這個。

    王成林這里聽任勇剛這么說,忙抓住他的手,問:“你說什么,你有媳婦了,何時娶的?”

    “年前。”

    任勇剛笑道。

    王成林聽后就笑道:“這是好事,我還以為你這二十六的漢子,就真的要做鰥夫了呢,沒想到,你居然還是娶到了。”

    在這個時代,男女成婚都早,所以二十六未婚已算是很大齡的剩男,王成林也才因此感嘆說差點以為任勇剛要做鰥夫。

    任勇剛笑道:“這不就趕上了嘛,前段時間大戶們為了我們這些人手里的銀元把什么都賤賣,就有個姓呂的把他的丫鬟賣給了我,恰好的是那丫鬟一開始就不嫌我沒地沒父母兄弟可靠,也就沒跑。”

    “真正是年景好啊,連我們這樣的都跟著沾恩錫福,以往按理只有文曲星才能的。”

    王成林這些日子因其婿葉阿貴富足了不少,也就跟著在清江浦認識了一些鄉紳,便學到了一些成語,也就說了個“沾恩錫福。”

    王成林說著就責怪起任勇剛來:“不過,你也是,成親這樣的好事也不告訴我一聲。”

    任勇剛笑笑:“還不是怕您老走不開。”
    第(2/3)頁